[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讯产品的吸波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9389.0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城华;刘胜;胡庆江;王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原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3/24;B32B7/10;B32B7/06;B32B3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316011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讯 产品 吸波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波膜,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通讯产品的吸波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拥有各种个性化娱乐功能的电子产品的日益普 及,这些产品在给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突出问题,即电磁辐 射。这些电子产品释放出来的电磁波,会给周围的其他电子设备带来电磁干扰, 使其工作异常,同时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使用可以吸收并损耗磁能的吸波材料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吸波 材料屏蔽电磁波的原理是将吸收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这会造成电子器件温度 的升高,不仅会降低吸波膜的吸波效果,还会降低电子器件的功耗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通讯产品的吸波膜,其特征在 于,包括绝缘层、金属层、吸波层和离型材料层;
所述绝缘层和所述金属层之间设有第一散热层;
所述金属层和所述吸波层之间设有第二散热层;
所述吸波层和所述离型材料层之间设有第三散热层;
所述第一散热层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组;
所述第二散热层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组;
所述第三散热层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组;
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组和所述多个第二通孔组以及所述多个第三通孔组之间 同轴设置;
其中,每个第一通孔组、每个第二通孔组以及每个第三通孔组均为V形结 构。
进一步的,所述V形结构由5个通孔排列成V形形成,所述V形的夹角为 45°。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1-0.5mm。
每个第一通孔组、每个第二通孔组以及每个第三通孔组均由5个孔径为 0.1-0.5mm的通孔排列成V形,且该V形的夹角为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第一 散热层与所述金属层之间设有第二粘胶层;
所述第二散热层与所述金属层之间设有第三粘胶层;所述第二散热层与所 述吸波层之间设有第四粘胶层;
所述三散热层与所述吸波层之间设有第五粘胶层;所述第三散热层与所述 离型材料层之间设有第六粘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um-5um;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10um;所 述吸波层的厚度为10um-50um;所述离型材料层的厚度为10um-30um;所述第一 散热层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散热层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三散热层的厚度均为30u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粘胶层和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厚度一致;所述第三粘胶 层和所述第四粘胶层的厚度一致,并小于所述第一粘胶层和所述第二粘胶层的 厚度;所述第五粘胶层和第六粘胶层的厚度一致,并小于所述第三粘胶层和所 述第四粘胶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讯产品的吸波膜,不但提高了金属层反射电磁场的利 用率,同时提高了吸波膜的吸波性能,更是有效的解决了电子设备的导热及电 磁波屏蔽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讯产品的吸波膜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讯产品的吸波膜中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用于通讯产品的吸波膜,包括绝缘层1、金属层2、 吸波层3和离型材料层4;
绝缘层1的厚度为3um,金属层的厚度为10um,在绝缘层1和金属层2之 间设有第一散热层5,该第一散热层5的材质为合成石墨膜,厚度为30um,导 热率为800-2000W/m·k;
第一散热层5与绝缘层1之间设有第一粘胶层8;在第一散热层5与金属 层2之间设有第二粘胶层9,该第一粘胶层8和第二粘胶层9均为高分子材料 制成,包括: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 树脂、醋酸乙烯及其共聚物、有机硅胶类树脂、聚氨酯和橡胶类树脂中的任一 种,或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醋酸乙烯及其共聚物、有机硅胶类树脂、聚氨酯和橡胶类树脂中的任几种的聚 合物,并且两者的厚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原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原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9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遮阳建筑材料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纤维填充针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