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钢珠式卸压注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8329.7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8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余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见辉 |
主分类号: | F16K1/14 | 分类号: | F16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钢珠 式卸压注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弹簧钢珠 式卸压注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浆机一般包括机体、储液缸、导管、回流管以及排压 阀,注浆后导管内的残液在排压阀的排压作用下,通过回流管回流 至储液缸内。现有的排压阀一般采用顶针结构,即利用顶针顶住开 口,形成封闭,待需要排压时,顶针动作并打开开口,使得残液回 流。但是,采用顶针结构的排压阀压力难以调节,排压不稳定,达 不到很好的卸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簧钢珠式卸压注浆机,旨在改善上述 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弹簧钢珠式卸压注浆机,包括机体、储液缸、导管以及排 压阀,所述储液缸的下端与所述机体连通,所述导管安装于所述机 体上;
所述排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钢珠、弹簧、阀芯以 及阀杆,所述阀体的内部空腔通过阀道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阀体 的内部空腔通过回流管与所述储液缸连通,所述阀杆与所述阀体活 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所述阀杆的端部和所述阀芯,所 述钢珠设置于所述阀芯与所述阀道的内侧开口之间,所述钢珠用于 封闭或打开所述阀道。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出所 述阀体。
通过在阀杆上设置连接部,可用工具作用于连接部,实现阀杆 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调节阀杆与弹簧的挤压力,相应地调 节钢珠抵紧阀道的内部开口处的作用力。连接部便于操作,易于调 节。
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筒扳手,所述阀杆与所述阀体通过螺纹连 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套筒扳手配合。
套筒扳手套在连接部上,通过转动套筒扳手,可将阀杆旋入或 旋出。阀杆旋入时,阀芯挤压钢珠的作用力变大,导管在卸压时, 顶开钢珠相对较困难,需要的压力越大;阀杆旋出时,阀芯挤压钢 珠的作用力变小,导管在卸压时,顶开钢珠相对较容易,需要的压 力较小。通过套筒扳手将阀杆旋入或旋出,能够更好地导管的卸压 压力进行控制,压力的调节可实现连续变化。并且阀杆与阀体通过 螺纹连接,在阀杆旋至一定位置后,阀杆与阀体难以发生相对直线 运动,卸压压力能够保证比较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通道能够与 所述阀道连通,所述钢珠设置于所述固定通道与所述阀道的连通处, 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通道内,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固定通道连通。
卸压回流时,导管内的浆液顶开钢珠,经阀道流至固定通道内, 再由回流管流回至储液缸内。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上设置有垫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阀 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垫板连接,所述钢珠设置于所述垫板 与所述阀道之间,所述垫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通道的口径。
通过设置垫板,由垫板将弹簧的作用力传递给钢珠,使得钢珠 牢靠地抵紧阀道的开口处,不易发生偏移,压力控制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接头管,所述阀体的侧壁设置有 安装孔,所述接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阀体连接, 所述接头管伸入所述阀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通道连通,所述接头管 伸出所述阀体的一端与所述回流管连通。
接头管便于安装和固定回流管。阀道的浆液顶开钢珠后,进入 固定通道,再通过接头管,进入回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管伸出所述阀体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 套,所述回流管插入至所述连接套内。
通过设置连接套,能够更好地将回流管与接头管连接固定,回 流管不易发生脱落,回流管伸入连接套处可胶结。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导管的一端设置有延伸部,所述 延伸部与所述导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阀道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内。
阀体上的延伸部能够很方便地与导管安装和拆卸,便于对排压 阀进行维修或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钢珠的直径大于所述阀道靠近所述钢珠的一端 开口的口径。
钢珠的直径较大,能够将阀道的开口抵紧,封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上还设置有压力表。
压力表能够实时监测并显示导管内的压力,可监控注浆过程中 和卸压过程中的压力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见辉,未经余见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83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