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6179.6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4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生;孔令光;刘丙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1/26 | 分类号: | B21D51/26;B21D4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地址: | 215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式罐口 成形 设备 | ||
1.一种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工作台面(1),该工作台面(1)上沿一直线排布有多个缩颈加工工位(2),每个缩颈加工位上设有一供定位罐身的罐身定位凹槽(3),各罐身定位凹槽(3)以其所定位的罐身(4)的轴线相平行排布;所述罐身定位凹槽(3)内开有真空吸附孔(31),所述工作台面(1)下设有真空腔(11),该真空腔(11)连通所述真空吸附孔(31);
对应于每个缩颈加工工位(2)设有缩颈加工装置(21),且缩颈加工装置(21)作用于罐身定位凹槽(3)所定位的罐身(4)的罐口部;所述缩颈加工装置(21)包括缩颈内模(211)、套设于缩颈内模(211)外部的缩颈外模(212)以及驱动缩颈内模(211)、缩颈外模(212)与罐身(4)作相对运动的缩颈驱动装置;
还包括一搬移装置(5),该搬移装置(5)作用于罐身定位凹槽(3)上所定位的罐身(4),用于将各工位上的罐身(4)后移一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缩颈驱动装置包括与缩颈外模(212)连接的外模冲杆(213)、与缩颈内模(211)连接的内模冲杆(214)以及两个盘形凸轮(215),该盘形凸轮(215)与外模冲杆(213)和内模冲杆(214)一一对应并传动连接,所述盘形凸轮(215)套设于一凸轮轴(216)上,该凸轮轴(216)一端传动连接一电机(217),由电机(217)经盘形凸轮(215)、外模冲杆(213)、内模冲杆(214)驱动缩颈外模(212)和缩颈内模(211)朝罐身(4)的罐口部运动及退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凸轮(215)为以外轮廓面或凸缘轮廓面工作的凸轮,与该凸轮对应的内、外模冲杆(213、214)上设有滚子,通过弹簧力使滚子与凸轮工作面保持接触,构成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形凸轮为盘形槽凸轮,与该凸轮对应的外模冲杆(213)或内模冲杆(214)上设有滚子,该滚子嵌于盘形槽凸轮的凹槽中,构成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移装置(5)由输送带装置(51)和一间歇驱动装置(52)组成,所述输送带装置(51)包括一闭环输送带(511)以及驱动支撑该闭环输送带(511)的主动轮(512)和从动轮(513),所述闭环输送带(511)上的一段直线带面作为输送面叠置于所述工作台面(1)上,所述罐身定位凹槽(3)是固定设于闭环输送带(511)的输送面上;且,闭环输送带(511)上对应罐身定位凹槽(3)的真空吸附孔(31)开设有通孔(5111),而工作台面(1)在对应各缩颈加工工位(2)上的罐身定位凹槽(3)的位置上也开设有通孔(12),以此当罐身定位凹槽(3)处在缩颈加工工位(2)上时,真空吸附孔(31)经闭环输送带(511)的通孔(5111)、工作台面(1)的通孔(12)连通所述真空腔(11);所述间歇驱动装置(52)与主动轮(512)驱动连接,经闭环输送带(511)带动罐身定位凹槽(3)及其定位的罐身(4)后移一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1)的在各缩颈加工工位(2)之间的位置上也布置有多个通孔(13),以此当罐身定位凹槽(3)处在缩颈加工工位(2)之间的位置上时,罐身定位凹槽(3)的真空吸附孔(31)也经闭环输送带(511)的通孔(5111)、工作台面(1)的通孔(12)连通所述真空腔(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移装置(5)包括一搬移作用体(53),该搬移作用体(53)横跨设于各缩颈加工位(2)上罐身定位凹槽(3)的上方,搬移作用体(53)上对应各罐身定位凹槽(3)所定位的罐身(4)设有取件吸盘或取件吸附凹槽(531);并且,所述搬移作用体(53)上作用有移动装置,以驱动搬移作用体(53)在沿缩颈加工工位(2)的排布方向上以及上下方向上均能够相对工作台面(1)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61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理铁路系统中的拥挤的方法
- 下一篇:两阶段燃烧工艺中减少一次侧氧化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