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电学实验的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5514.0 | 申请日: | 2016-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2;H01R13/66;H01R13/703;H01R13/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电学 实验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实验仪器领域,具体为一种专用于电学实验的接头。
背景技术
在电学实验中,保证导线连接处的稳定是很重要的,但是,现有的电学实验用的连接头,仅能够作为连接器件使用,不能检测和指示其是否通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电学实验用的连接头不能检测和指示其是否通电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专用于电学实验的接头。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连接器本体和检测单元组成;其中,连接器本体是实心绝缘圆柱体;连接器本体前端设有实心圆柱体状接头出口端,接头出口端外表面为可导电金属材质,接头出口端内部为实心绝缘材质;接头出口端远离接头出口端与连接器本体的一端设有环形绝缘环,接头出口端上的环形绝缘环距接头出口端未与连接器本体相连一侧的距离为整个接头出口端长度的十分之一,接头出口端上环形绝缘环在圆柱状接头出口端外侧;接头出口端上环形绝缘环将接头出口端分为绝缘的两段;连接器本体后端设有空心圆柱体状接头入口端,接头入口端内表面为可导电金属材质;接头入口端上距离接头入口端内部底面为接头入口端长度十分之一处的内表面设有环形绝缘环,接头入口端上环形绝缘环将接头入口端分为绝缘的两段;接头入口端圆柱对称轴以及接头出口端内部实心圆柱体对称轴上均设有弹性接触针,弹性接触针和接头入口端导电内表面以及接头出口端导电外表面均未接触;检测单元为空心圆柱状,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中间,检测单元圆柱的高小于连接器本体圆柱的高,在连接器本体中部垂直连接器本体对称轴的截面上,连接器本体和检测单元为相交的两圆,检测单元嵌入连接器本体,检测单元与连接器本体紧密相连;检测单元内部设有圆形电池,检测单元朝连接器本体接头入口端一面边缘设有小电珠;电池一极用导线依次连接小电珠,接头入口处弹性绝缘针,电极另一极用导线连接接头出口端弹性接触针;接头入口端导电内表面和接头出口端导电外表面通过设置于连接器体内部的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头入口端,接头出口端以及检测单元,克服了现有电学实验用的连接头不能检测和指示其是否通电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生产方便,生产成本也低,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座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器本体,2.检测单元,3.绝缘环,4.弹性接触针,5.接头入口端,6.接头出口端,7.小电珠,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连接器本体1和检测单元2组成;其中,连接器本体1是实心绝缘圆柱体;连接器本体1前端设有实心圆柱体状接头出口端6,接头出口端6外表面为可导电金属材质,接头出口端6内部为实心绝缘材质;接头出口端6远离接头出口端6与连接器本体1的一端设有环形绝缘环3,接头出口端6上的环形绝缘环3距接头出口端6未与连接器本体1相连一侧的距离为整个接头出口端6长度的十分之一,接头出口端6上环形绝缘环3在圆柱状接头出口端6外侧;接头出口端6上环形绝缘环3将接头出口端6分为绝缘的两段;连接器本体1后端设有空心圆柱体状接头入口端5,接头入口端5内表面为可导电金属材质;接头入口端5上距离接头入口端5内部底面为接头入口端长度5十分之一处的内表面设有环形绝缘环3,接头入口端5上环形绝缘环3将接头入口端5分为绝缘的两段;接头入口端5圆柱对称轴以及接头出口端6内部实心圆柱体对称轴上均设有弹性接触针4,弹性接触针4和接头入口端5导电内表面以及接头出口端6导电外表面均未接触;检测单元2为空心圆柱状,设置于连接器本体1中间,检测单元2圆柱的高小于连接器本体1圆柱的高,在连接器本体1中部垂直连接器本体1对称轴的截面上,连接器本体1和检测单元2为相交的两圆,检测单元2嵌入连接器本体1,检测单元2与连接器本体1紧密相连;检测单元2内部设有圆形电池8,检测单元2朝连接器本体1接头入口端5一面边缘设有小电珠7;电池8正极用导线依次连接小电珠7,接头入口处弹性绝缘针4,电极8负极用导线连接接头出口端弹性接触针4;接头入口端5导电内表面和接头出口端6导电外表面通过设置于连接器体内部1的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5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开关柜
- 下一篇:扁平式封装功率因数校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