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坠防溺窨井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3350.8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9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乐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坠防溺 窨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政窨井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坠防溺窨井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窨井盖的种类繁多,目前在专利公报上公开的关于窨井盖的专利中,为达到防坠防溺的目的,有的设计或配有机械锁的窨井盖,其可能存在长期存放于户外,积累尘土或因机械锁锈死而无法开锁的问题,给窨井开盖清理维护地下管道带来麻烦。有的则设计成配有电子提示装置的窨井盖,但由于窨井盖长期暴露于户外,可能存在因太阳暴晒,风吹雨淋造成电子设备失灵的情况。且上述设计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如何设计一种适宜长期存放于户外,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窨井盖装置,又能够克服现有窨井盖技术存在以上的问题,并能起到防坠防溺窨井盖装置,成为本发明的研究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当窨井盖移离窨井盖座,或当水淹过被移开井盖的井口时,带有提示标志的浮圈弹出路面或浮于水面,以提示行人,达到防坠防溺的目的。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坠防溺窨井盖装置,一种防坠防溺窨井盖装置,包括窨井盖﹑窨井盖座,其特征是窨井盖座内设有一密度小于水的浮圈,窨井盖座内圈带有环形U型槽,密度小于水的浮圈放置于窨井盖座内圈的环形U型槽内,窨井盖放置于浮圈上方,浮圈带有两个及以上朝下的U型缺口,底部带有限位结构的导杆与浮圈U型缺口段套有弹簧,其穿过窨井盖座内圈环形U型槽底部的小孔与镶嵌于浮圈内部且裸露在浮圈U型缺口段的连接环相连接。当窨井盖移离窨井盖座时,导杆内的弹簧将浮圈顶出路面,当窨井盖移离窨井盖座且水淹过井口时,浮圈将漂浮于水面,给路人以警示,以达到防坠防溺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密度小于水的浮圈采用发泡塑胶材质或内中空腔结构以达到浮圈漂浮于水面的目的,浮圈采用加入夜光粉的材质,浮圈上表面及外表面贴有反光带,使得不管在白天或夜里,都能给路人以警示。
进一步的,浮圈可为一个完整的环形或分成若干段拼成一个环形,其中每段设计有两个及以上朝下的U型缺口,当浮圈分成若干段拼成一个环形时,可使得在窨井盖部分移离窨井盖座时,被移离段的浮圈也可弹出路面或漂浮于水面,而每段设计有两个朝下的U型缺口则是为了使浮圈平稳地弹出路面或漂浮于水面,以防止浮圈漂离被移离井盖的空洞部分。
更进一步,浮圈内部设计有一条及以上的金属加强筋,可采用与浮圈同心环形结构,以提高浮圈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以上所述的,导杆底端的限位结构,可采用钩形限位结构,或者采用T字型焊接,旋有螺母的方式构成限位结构,使得浮圈和导杆不易与窨井盖座脱离,准确地提示路人井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导杆与连接环可采用焊接或铰接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弹簧﹑连接环等金属部件采用不锈钢材质,或是发黑﹑烤漆﹑防锈漆防锈工艺以达到防锈目的,便于窨井盖装置长期存放于其所处的环境。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窨井盖俯示图
图2为图1A-A剖面图
图3为图1C-C剖面图
图4为当窨井盖被移离窨井盖座时图1的C-C剖面图
图5为当窨井盖被移离窨井盖座且水淹过井口时图1的C-C剖面图
图6为浮圈立体图
图7为图6的B-B剖面图
图8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5的A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图5的E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4的T-T剖面图
其中:
1-窨井盖;2-窨井盖座;3-浮圈;4-浮圈加强筋;5-导杆连接环;6-导杆;7-井壁;8-限位钩;9-路面;10-固定螺栓;11-水面;12-水;13-弹簧;14-窨井盖环形U型槽;15-浮圈U型缺口;16-反光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乐,未经李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3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加固或维修市政道路上检查井的井圈
- 下一篇:钢柱基础预埋螺栓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