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水壶的滤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3234.6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B01D24/12 | 分类号: | B01D24/1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水壶,特别是一种滤水壶的滤芯结构。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好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中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纯净水中除对人体有害离子外,还存在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等微生物。现有的简易过滤方式(如滤水壶)无法有效去除细菌等微生物,所以过滤后的水也无法直接饮用。市场有用到紫外杀菌灯至于净水容器内杀菌的方式,但紫外杀菌灯单独照射对人体有伤害,故须对其做特殊处理以保护人体安全。现有方案通常为单独开关控制模式,由用户控制紫外灯的开关,此模式无法确认用户使用条件(例如:紫外灯没有浸入水中),极易由于用户误操作造成伤害。
另外,现有滤水壶滤芯通常为竖直水路设计,但由于产品空间的限制,竖直水路高度无法做到很高,使得流道较短,从而形成原水无法与滤料充分接触,过滤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过滤效果好的滤水壶的滤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滤水壶的滤芯结构,包括原水腔、净水腔和滤芯,原水腔与净水腔之间通过滤芯隔开,所述滤芯包括外壳和滤料,外壳分别对应原水腔和净水腔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壳体,下壳体内部分别设有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和右挡板一上一下交错设置、并与外壳内壁共同围成S型的曲折水路,滤料设置在曲折水路内;下壳体由左壳体和右壳体构成,左壳体和右壳体密封连接后与上盖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上盖和下壳体扣接、螺接或焊接(如热板焊接或超声波焊接),但不局限上述连接方式。
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均由塑料制成,两者通过超声波焊接密封,但不局限上述连接方式。
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分别设置至少一块;左挡板一端与左壳体内壁密封连接,另一端伸出左壳体外;右挡板一端与右壳体内壁密封连接,另一端伸出右壳体外。
作为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分别与左壳体和右壳体一体成型。
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均向下倾斜,从而更好地引导水自上而下流动。
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上滤网和下滤网,上滤网位于进水口与曲折水路的一端之间,下滤网位于曲折水路的另一端与出水口之间。上滤网可以阻隔原水中大颗粒物质,提高滤料寿命;而上滤网和下滤网工作作用,可以防止滤料漏出。
所述左壳体内壁的上侧和右壳体内壁的上侧分别对应上滤网设有上定位卡槽,左壳体内壁的下侧和右壳体内壁的下侧分别对应下滤网设有下定位卡槽,上滤网和下滤网分别与上定位卡槽和下定位卡槽插接配合。
所述上盖外周凸出于下壳体外周外,原水腔底部对应滤芯设有沉孔,滤芯插接在沉孔中、并通过上盖外周承放在沉孔的沉面上,上盖外周与沉孔内表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滤水壶还包括盛水容器,原水腔分体设置在盛水容器内上部,原水腔顶部敞开形成加水口,滤芯设置在原水腔底部,盛水容器下部形成所述净水腔,盛水容器内侧壁与原水腔外侧壁之间形成出水嘴。原水腔可以拆卸,方便清洗,同时,原水腔拆卸后,也方便了盛水容器的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此款滤水壶的滤芯结构内设有S型的曲折水路,水路内设有滤料,在不影响滤芯产品总高度的情况下增加水流道长度,使得滤料与水有充分的接触时间,从而提升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芯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杀菌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3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喷射头、液体喷射装置、以及致动器
- 下一篇:终端以及用于该终端的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