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磁饱和电抗器的软联接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2364.8 | 申请日: | 2016-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4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杨建龙;刘西英;姚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英强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饱和 电抗 联接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饱和起动电抗器连接导线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磁饱和电抗器的软联接导线。
背景技术
磁饱和电抗器是电动机起动中常用的电气元件,在电动机的他励和自励启动中经常用到。但是由于磁饱和起动电抗器经常需要引出多个抽头,而且各相绕组之间需要采用导线进行串联或者并联。但是各个抽头之间往往需要保持绝缘,或者各个相间需要保持绝缘,或者高压体对地保持绝缘,都是非常麻烦的问题。
现有市面上多采用硬出线柱的方式解决抽头或者相间的绝缘问题,即将绕组内高电位线缆用绝缘管套引出至一定的安全高度,然后再进行绕组件连接。这种方式虽然很实用,但也存在着很多缺点,首先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与模具浇注不易配合,制造流程繁琐,费工,费时,费料,且实际应用操作不能灵活进行绕组或者引出抽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所指出的磁饱和起动电抗器经常需要引出多个接线端或者各相绕组之间的导线连接保持绝缘存在的不足。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磁饱和电抗器的软联接导线,包括导线,还包括设置于导线外围的设置有第一层内膜,所述第一层内膜的外围包裹有第二层内膜,所述第二层内膜的外围套设有套管。
所述第一层内膜为亚胺膜。
所述第二层内膜为玻璃丝带。
所述套管为绝缘热缩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用于磁饱或电抗器的导线,解决了现有磁饱或者电抗器各个抽头之间保持绝缘,或者各个相间保持绝缘,或者高压体对地保持绝缘,非常麻烦的问题;而且制作工艺浇注简单,在浇注过程中可一次性将成品制作完成,不用在进行多次浇注和前期固定硬质绝缘筒及预浇出线柱等繁琐的工作,且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的进行操作,可以灵活进行绕组或者引出抽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磁饱或电抗器的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磁饱或电抗器的导线的制作完成示意图。
图3是用于磁饱或电抗器的导线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导线;2、第一层内膜;3、二层内膜;4、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为了现有技术所指出的磁饱和起动电抗器经常需要引出多个接线端或者各相绕组之间的导线连接保持绝缘存在的不足,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磁饱和电抗器的软联接导线,包括导线1,还包括设置于导线1外围的设置有第一层内膜2,所述第一层内膜2的外围包裹有第二层内膜3,所述第二层内膜3的外围套设有套管4。
所述第一层内膜2为亚胺膜。
所述第二层内膜3为玻璃丝带,玻璃丝带具有耐高温、防腐蚀、绝缘性、吸湿少,抗拉力强。
所述套管4为绝缘热缩套管,外层材料有绝缘防蚀、耐磨等特点,内层有低熔点、防水密封盒高粘接性等优点。
如图3所示为实际应用该用于磁饱和电抗器的软联接导线的示意图,这种用于磁饱或电抗器的导线,解决了现有磁饱或者电抗器各个抽头之间保持绝缘,或者各个相间保持绝缘,或者高压体对地保持绝缘,非常麻烦的问题;而且制作工艺浇注简单,在浇注过程中可一次性将成品制作完成,不用在进行多次浇注和前期固定硬质绝缘筒及预浇出线柱等繁琐的工作,且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的进行操作,可以灵活进行绕组或者引出抽头,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时,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上述用于磁饱和电抗器的软联接导线经过如下工艺制成后如图2所示:
一:线圈绕制
在绕组将要绕制前,预先将绕组预留的出线头部分使用相关的绝缘辅材进行缠绕处理,按工艺要求控制在一定厚度,处理完成后将其固定在模具上后开始绕制。绕制完成后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另一出线头,完成线圈制作。
二:线圈干燥
1.将绕制好的线圈装配在浇注模具,均匀放置在专用小车上,推入烘炉。
2.预热温度:105℃保持10小时。
三.浇注
1.将预热的线圈用小车推入真空浇注灌中。
2.将各浇注分接管的软管适当分布放在线圈的上端(局放要求高时不适合此法),高压线圈要求放在面板处,绑紧固定。
3.浇注罐加热设置为80℃。
4.开启浇注罐真空系统:先启动旋片泵,等抽真空至设备规定值(3000Pa)再启动罗茨泵,继续抽真空至100-300Pa,在该真空下保持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英强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英强电气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2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变压器线圈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导轮式分线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