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球面加工工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893.6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7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军;彭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中航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40 | 分类号: | B23Q5/40;B23Q5/5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赵婧 |
地址: | 0514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加工 工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球面加工工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加工内球面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型:一、专用车床或数控车床;二、成型刀具;三、普通车刀手工擀制。而这三种形式均有各自的缺点:第一种方式投资大、费用高;第二种方式品种适应性差,成型刀具品种繁多;第三种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精度难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确度高,加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价格适中的内球面加工工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球面加工工装装置,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蜗轮蜗杆减速器、周向进给刻度盘、操作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入轴的以周向手动进给的手轮、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安装于基座随蜗轮蜗杆减速器输出轴回转的回转盘、固定于回转盘上的刀座滑轨、安装于刀座滑轨上的刀座、操作刀座沿刀座滑轨做径向进退的丝杠螺母、固定在丝杠上随其转动的径向进给刻度盘和固定于刀座顶端的刀具;所述周向进给刻度盘固定在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入轴上,并通过与自动进给电动机构上的可轴向滑动齿轮啮合而与自动进给电动机构相连及分离;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周向进给刻度盘、手轮和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构成周向回转进给机构;所述刀座滑轨、刀座、丝杠螺母和径向进给刻度盘构成径向进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周向进给刻度盘的基座上制有周向进给刻度盘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通过齿轮带动周向进给刻度盘回转,实现自动进给。装于电动机构上的齿轮可轴向滑动,以与周向进给刻度盘上的齿轮啮合与分离,从而实现周向进给的自动啮合与手动分离切换。本实用结构简单,精确度高,加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价格适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周向进给回转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1-基座,2-蜗轮蜗杆减速器、3-周向进给刻度盘、4-手轮、5-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6-回转盘、7-刀座滑轨、8-刀座、9-丝杠螺母、10-径向进给刻度盘、11-刀具、12-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球面加工工装装置,包括基座1,安装于基座1上的蜗轮蜗杆减速器2、周向进给刻度盘3、操作蜗轮蜗杆减速器2输入轴的以周向手动进给的手轮4、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5、安装于基座1随蜗轮蜗杆减速器2输出轴回转的回转盘6、固定于回转盘6上的刀座滑轨7、安装于刀座滑轨7上的刀座8、操作刀座8沿刀座滑轨7做径向进退的丝杠螺母9、固定在丝杠上随其转动的径向进给刻度盘10和固定于刀座8顶端的刀具11;所述周向进给刻度盘3固定在蜗轮蜗杆减速器2的输入轴上,并通过与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5上的可轴向滑动齿轮啮合而与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5相连及分离;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2、周向进给刻度盘3、手轮4和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5构成周向回转进给机构;所述刀座滑轨7、刀座8、丝杠螺母9和径向进给刻度盘10构成径向进给机构。所述周向进给刻度盘3的基座上制有周向进给刻度盘齿轮。
使用时,内球面加工工装装置安装于刀架上,也可直接安装在中拖板上,刀具11的刀尖高度与车床主轴等高,回转盘6回转中心与车床主轴中心垂直相交或重合,可通过试切调整。车床摇动手轮4,或滑动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5上的齿轮使其与周向进给刻度盘3齿轮啮合并启动调速自动进给电动机构5的电机,蜗轮蜗杆减速器2输入轴转动,蜗杆带动蜗轮回转,蜗轮通过输出轴带动回转盘6直至其上刀具11一并在水平面回转,即周向进给,配合工件随车床主轴在铅垂面的回转,从而形成球面。径向进给机构实现所加工球面的直径调整及径向进给。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中航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中航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氟化硫气瓶加热装置
- 下一篇:移动式气动阀气源供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