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燃料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1654.0 | 申请日: | 2016-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4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清;丁启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启航 |
主分类号: | B30B11/22 | 分类号: | B30B11/22;B30B15/30;C10L5/4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张铁生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料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质燃料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对秸秆作物燃料的依赖性降低,致使每年都有大量农作物秸秆留存,给秸秆处理和来年的春耕生产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由于耕地的土壤层薄和耕作投入大等原因,对于秸秆的深耕还田处理实施难度大,丢弃堆放又占用大量耕地资源,因此农民对于秸秆的处理方式多还是采用直接焚烧。然而焚烧秸秆不仅存在引发火灾的风险,还会导致空气污染,这既危害环境,又浪费资源。近年来,政府就禁止秸秆焚烧问题出台了很多办法和意见,但都没有收到显著的成效,究其根本原因,是秸秆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未被有效开发与利用,也未能体现其应有的社会与商业价值。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这不仅导致矿物能源的逐年减少,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多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要想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速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利用可再生能源来代替和补充传统能源。农作物秸秆就是很好的生物质能源,秸秆经过成型设备挤压成质地致密、形状规则的固体燃料后,具有体积小、密度大、储运方便;品位较高、燃料特性优良;绿色无污染、干净卫生、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替代矿物能源广泛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缓解煤炭等资源的消耗速度,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清洁能源均具有重大意义。
生物质燃料块固化成型技术主要分为热压缩成型技术、冷压缩成型技术和碳化成型技术。热压缩成型技术是指;将生物质原料加热至170℃-220℃之间,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将生物质原料压缩至具有一定密度的成型燃料。其成型机理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生物质原料中的木质素软化。木质素在常温下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但当温度在200-300℃时,木质素会因温度的变化而软化。在木质素软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其施加一定压力,可使其与生物质原料中的纤维素等物质紧密粘接并发生机械变形和塑性流变,在垂直于最大应力方向上,粒子主要以相互啮合,而在垂直于最小应力方向上,粒子主要以相互靠紧的方式结合,冷却后即可固化成型。
目前国内外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设备主要有压辊式挤压成型机、螺杆连续挤压成型机、机械驱动冲压式成型机和液压驱动冲压式成型机。这些成型设备都广泛存在着工作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模具磨损严重、成型后的生物质燃料品质特性差异较大等诸多技术问题。
活塞式热压成型机,包括:压紧区(预挤压)、压变区(致密挤压)、保型区(模具)以及加热装置,从物料保型区挤出后,生物质燃料挤出块自然冷却定型。为了保证挤出块不产生型变,不得不加长模具,摩擦行程长;有的在压变区和保型区之间加装喉管,加大了摩擦力,模具摩损也增大,消耗模具,浪费能源。
生物质成型设备是农作物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的关键,其生产效率决定着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产量,技术指标决定着生物质成型燃料的质量,能耗决定着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成本。因此,开发新型的高效、节能生物质成型生产设备是生物质成型燃料行业发展的首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生物质成型燃料压块生产系统存在的工作能耗高、生产效率低、模具磨损严重、成型后的生物质燃料品质特性差异较大等问题,而设计的生物质燃料生产系统。
生物质燃料生产系统,它包括:按顺序为秸秆切断机、秸秆挤搓机、生物质燃料成型机;
所述的秸秆挤搓机,它包括机架16、机筒12、绞龙13、进料斗11、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搓头,挤搓头包括定挤搓头21、动挤搓头22,定挤搓头21固定在机筒12上,动挤搓头22固定在绞龙13上,定挤搓头21、动挤搓头22,它们呈锥筒状或锥碗状;定挤搓头21内表面设有定挤搓齿211;动挤搓头22外表面设有动挤搓齿221,定挤搓齿211和动挤搓齿221为螺旋状或波浪状,相互配合。
所述的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它包括本体5、生物质燃料挤压机、模具固定封堵装置、脱模机构、活动模具8、轨道9、保温定型仓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启航,未经丁启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1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料和混料一体的平台
- 下一篇:一种制药压片机用中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