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00002.5 | 申请日: | 2016-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4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英;张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英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447;H01R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月光;林伟斌 |
地址: | 524001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线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中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但几乎每个电器需要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连接,因此,插线板就成了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装置,现有插线板包括本体,本体上设有多组插孔,并连接有电源线,通过多组插孔可与不同的电器连接,但现有的插线板结构简单,插孔没有遮盖,在不使用时,外接灰尘或其他异物可能会进入所述插孔,可能会导致插线板内部线路短路或者老化等,影响插接在插线板上的电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线板,可在不使用时防止灰尘进入,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插线板,包括本体、支座和多个套筒,所述本体为圆柱状,且所述本体上设有多组插孔,所述本体两端均设有所述支座,多个所述套筒从所述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本体上,多个所述套筒与多组所述插孔一一对应,各个所述套筒上均设有开口,且各个所述套筒可分别相对所述本体旋转,当一个所述开口与一组所述插孔相对时,可从所述开口将插头插入所述插孔。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两端均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本体、所述支座和所述套筒均为绝缘材质。
进一步,所述本体连接有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的插线板,在使用时,可通过旋转所述套筒,将所述套筒上的开口与所述插孔对应,此时,即可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在不使用时,可旋转所述套筒,由所述套筒将所述插孔遮盖,从而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所述插孔,从而延长所述插线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多个所述套筒可分别旋转,从而可根据需要选择所述套筒进行旋转,从而遮盖部分所述插孔,使用部分所述插孔,方便用户使用,此外,所述底座可对所述本体进行支撑。由此,可在不使用时防止灰尘进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线板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线板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线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线板的套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插线板,包括本体1、支座2和多个套筒3,所述本体1为圆柱状,且所述本体1上设有多组插孔11,所述本体1两端均设有所述支座2,多个所述套筒3从所述本体1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本体1上,多个所述套筒3与多组所述插孔11一一对应,各个所述套筒3上均设有开口31,且各个所述套筒3可分别相对所述本体1旋转,当一个所述开口31与一组所述插孔11相对时,可从所述开口31将插头插入所述插孔11。
本实施例所述的插线板,在使用时,可通过旋转所述套筒3,将所述套筒3上的开口31与所述插孔11对应,此时,即可将电器的电源插头插入所述插孔11,在不使用时,可旋转所述套筒3,由所述套筒3将所述插孔11遮盖,从而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所述插孔11,从而延长所述插线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多个所述套筒3可分别旋转,从而可根据需要选择所述套筒3进行旋转,从而遮盖部分所述插孔11,使用部分所述插孔11,方便用户使用,此外,所述底座2可对所述本体1进行支撑。由此,可在不使用时防止灰尘进入,延长使用寿命,也可防止儿童触摸所述插孔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1的两端均与所述支座2转动连接,是的所述本体1可相对底座2旋转,便于调节本体1的插孔11的方向,便于与电器的插头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1、所述支座2和所述套筒3均为绝缘材质,防止触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1连接有电源线4,便于与电源连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英,未经马晓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000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