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操作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的方法以及自由端转杯纺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71674.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努尔-埃丁·巴勒布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10 | 分类号: | D01H4/10;D01H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德国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 自由 端转杯 纺纱 装置 方法 以及 纺纱机 | ||
本发明涉及操作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的方法以及自由端转杯纺纱机。在纺纱时利用盖件(8)封闭转杯壳体(2),并且利用负压供应装置(10)施加负压,纺纱转杯(3)在转杯壳体(2)中旋转,固定在盖件(8)上的具有抽纱通道(15)的凸出部(12)伸入到纺纱转杯中。在纺纱转杯(2)制动时,纺纱转杯(2)的转速降低,转杯壳体(2)中的负压在离心力仍将纤维环(5)可靠保持在纺纱转杯(3)的转杯槽(4)中的第一转速(n1)以上被取消,在纤维环(5)通过在纤维环因离心力减弱而塌落的第二转速(n2)以下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盖件(8),纤维环(5)因在转杯壳体(2)中恢复负压而被抽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的方法以及具有多个并列布置的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的自由端转杯纺纱机。
背景技术
自由端转杯纺纱机具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工位。在这些工位上分别布置一个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包括转杯壳体,该转杯壳体具有用于封闭转杯壳体的盖件。纺纱转杯布置在转杯壳体中。纺纱转杯是旋转安装的。可以用不同方式驱动纺纱转杯进行纺纱。已知可通过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驱动多个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的纺纱转杯。可以由共同的驱动装置例如经由皮带将力传递给纺纱转杯。已知也可给每个纺纱转杯分配一个电动式单驱动装置。与单驱动装置相结合,优选以非接触方式支承纺纱转杯。非接触支承可以设计成磁力支承。单独驱动的非接触支承的纺纱转杯对脏污特别敏感。
转杯中需要有负压进行纺纱。因此已知的自由端转杯纺纱机具有中央负压源和与机器长度的负压管路。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的负压供应通过将转杯壳体连接到与机器长度的负压管路来实现。
在纺纱操作过程中,通过纤维输送管道将纤维材料引入转杯壳体之中,并且通过抽纱通道从转杯壳体中引出纺成的纱线。抽纱通道的纺纱转杯侧端部位于固定在盖件上并且伸入纺纱转杯中的凸出部上。
DE 10 2004 016 547 B4公开了清洁纺纱转杯的方法。可对还在旋转或者惯性停止的纺纱转杯进行清洁。为此利用可移动的维护装置自动打开转杯壳体的盖件,并且将清洁装置朝向纺纱转杯移动,此时还没有低于纺纱转杯的最低转速。纤维环聚集在纺纱转杯的槽中,通过离心力将纤维环保持在纺纱转杯槽中。清洁装置应在纤维环脱离纺纱转杯槽之前介入。这种清洁装置例如可以密封包围纺纱转杯的外侧环形室,从而防止纤维跑出。该方法可防止纤维落在具有抽纱通道的凸出部周围,以及在打开盖件时从纺纱转杯中抽出纤维。
除此之外,当纺纱转杯制动的时候,不仅纤维可能会落在具有抽纱通道的凸出部周围,而且纤维可能会在关闭盖件的时候在纺纱转杯外壁与凸出部之间运动并且到达纺纱转杯后面。因此纤维可能会污染轴承,并且可能会导致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停止运转。布置于纺纱转杯后面的电动单驱动装置也对脏污特别敏感。如果是非接触轴承,轴承气隙的脏污可能会迅速导致故障。
DE 10 2004 016 547 B4所述的方法尽管可以防止污染驱动装置和轴承,然而清洁装置比较复杂,并且每次制动时均必须首先将保养装置定位在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前面。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以简单方式防止纤维在纺纱转杯制动时落在具有引纱嘴的凸出部周围。
提出一种操作自由端转杯纺纱装置的方法来解决这一任务。在纺纱时利用盖件将转杯壳体封闭,并且利用负压供应系统施加负压,纺纱转杯在转杯壳体中旋转,固定在盖件上的凸出部以抽纱通道伸入到纺纱转杯之中。当纺纱转杯制动时,纺纱转杯的转速被降低,在离心力仍将纤维环保持在纺纱转杯槽中的第一转速以上取消转杯壳体中的负压,通过在纤维环因为离心力减弱而塌落的第二转速以下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盖件,而因在转杯壳体中恢复负压而抽吸纤维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71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