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代理系统拍卖模式的配电网重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269708.2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段义隆;李勇;罗隆福;曹一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30/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代理 系统 拍卖 模式 配电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拍卖模式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包括确定区域目标、确定全局目标、资源识别、出价、裁定、结束六个步骤;本发明方法在代理间的协商过程中,每个代理完全按照自己的区域目标来进行决策,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通过基于全局目标的拍卖‑竞价过程,则能够动态调整配电网的负荷结构,保证了配电网的全局利益最大化。该方法具有重构速度快,全自动化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包含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复杂配电网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运行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拍卖模式的配电网重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力市场的开放,电力系统正朝着可靠、绿色、高效、灵活的方向不断发展。而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接入和电动汽车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用电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配电网成了当前智能电网发展的核心。微网技术和虚拟发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技术的提出和成熟使DG接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与之相对的,在配电网的智能保护及控制方面,虽然也提出了主动配电网等技术,但由于该研究在世界范围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当前并没有成熟的方案,这也影响了DG的接入和发电效率的提高。
对于智能配电网来说,自愈特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它包括电网正常运行时的优化与预警,故障情况下的故障诊断、网络重构与供电恢复两个方面的内容。针对网络重构和供电恢复,当前有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方法:集中式有启发式算法和专家系统等,而分布式方法则主要集中在对多代理系统(MAS)的研究。
当前相关领域的发明主要集中在多代理系统的结构设计,以及网络重构的控制方法上,但这些发明仅从分布式控制的角度设计控制方法,并没有体现出MAS系统的真正优势。MAS与一般分布式系统的区别在于代理(Agent)自身的自治控制和代理之间的协商决策机制上。一方面,每个代理都拥有自己的目标,它可以根据该目标确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接收命令和处理命令;另一方面,MAS代理之间能够自主协商并进行集体决策,因此能够自动控制复杂系统而不需要外部的干预。
综上,对于MAS配电网网络重构系统来说,代理之间通信方法和集体决策方法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关键部分,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拍卖模式的配电网重构方法,保证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配电网的全局利益最大化,而且重构速度快,全自动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拍卖模式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配电网各节点的区域目标;包括保护系统短期可靠性指标、电源可靠性指标、负荷功率和负荷极四部分;
步骤S2,确定配电网全局目标;设置一个全局性的目标,让它对区域代理之间的互动行为进行引导,使它们的行为趋向于全局利益,从而保证配电网整体的可靠性最高;
步骤S3,资源识别;使出价代理能够准确的计算区域合并后自己的收益,拍卖代理需要提供自己所拥有资源的详细数据;
步骤S4,出价;出价区域代理收到拍卖代理的合并请求后,立刻开始处理,结合区域自身的数据和拍卖代理提供的数据,计算在各种不同节点组合情况下的区域目标值,并计算出预测值与当前值的差值作为“预期收益”;
步骤S5,裁定;当多个区域代理向拍卖代理返回了出价信息之后,拍卖代理最终裁定资源分配;
步骤S6,结束;裁定完成后失电区域按照分配结果进行合并和分解操作,操作完成后整个配网重构过程结束。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结合保护系统短期可靠性指标、电源可靠性指标、负荷功率和负荷极三类数据,使用加权求和法得到包干N个节点保护区域的区域目标表达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9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