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海鱼类的多氯联苯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8457.6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罗红宇;张飞;何松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海 鱼类 多氯联苯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海鱼类的多氯联苯检测方法。包括鱼肉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和检测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步骤是将鱼肉样品至于二氧化碳萃取罐中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0~70.0MPa,萃取温度60~150℃,以丙酮和甲醇的混合液为携带剂,二氧化碳中混合液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为3~5%,二氧化碳流量为25L/H,萃取时间为15‑20分钟,其中丙酮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5,得到鱼肉提取液。将超声提取改为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一来大大降低了有毒溶剂的使用量,二来提高了多氯联苯的富集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海鱼类的多氯联苯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多氯联苯(PCBs)是水产类出口必检的项目之一,是重要有机污染物,持久时间长。同系物组成较为复杂,约有200多种,目前的通行标准分析方法主要是总量的分析,单体检测较为困难,且PCBs在水产食品特别是近海鱼类中的检测更为困难,原因是近海鱼类种类繁多,每种鱼肉的前处理过程都不相同,造成检测的困难。
中国专利文献
微波辅助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目前较好的检测方法,但是该方法步骤繁多,通用性低,特别是对于近海鱼类中含有较多与多氯联苯结构类似物,在色谱检测时有较多的干扰峰。
中国专利文献CN104931666A提供一种鱼体多氯联苯检测试剂及其检测方法,该检测试剂包括如下组分:丙酮、强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亚硝酸钠、醋酸银、N,N-二甲基甲酰胺、邻二氮菲、磺酰胺苯甲酸和无水乙醚。检测方法:将鱼肉样品加入正已烷中,加热至35~40℃,在90~110kHz的功率下超声提取120~240min,得到鱼肉提取液;向鱼肉提取液中加入多氯联苯检测试剂2~3滴,搅拌2~3min,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该发明的鱼体多氯联苯检测试剂检测多氯联苯含量是否超标只需30s以内,而按照GB7493-87的方法检测需要4min以上,且检测限比GB7493-87更低,效果更显著。
但是该方法检测结果依靠肉眼判断,检测终点难以直观显示,不利于推广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多氯联苯的检测方法,首先对鱼肉样品的前处理做了改进,将超声提取改为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一来大大降低了有毒溶剂的使用量,二来提高了多氯联苯的富集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近海鱼类的多氯联苯检测方法,包括鱼肉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和检测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步骤是将鱼肉样品至于二氧化碳萃取罐中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0~70.0MPa,萃取温度60~150℃,以丙酮和甲醇的混合液为携带剂,二氧化碳中混合液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为3~5%,二氧化碳流量为25L/H,萃取时间为15-20分钟,其中丙酮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2~5,得到鱼肉提取液。
优化地,所述检测步骤采用多氯联苯试剂盒,其中检测试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丙酮40~45份,
37wt%浓盐酸4~6份,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10份,
亚硝酸钠10-20份,
醋酸银4~8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8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