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5286.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伟;李瑞芳;高杨;吕行直;刘浩;高子涵;王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P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张鹏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鼻窦炎 中药 组合 药物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辛夷3‑20份、桔梗3‑20份、藁本3‑20份、鱼腥草20‑300份、甘草1‑10份。所述药物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辛夷3‑20份、桔梗3‑20份、藁本3‑20份、鱼腥草20‑300份、甘草1‑10份。本发明的用于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配方选用的药材种类少、药材价格低,配伍合理,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上述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物制剂,能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治疗鼻窦炎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炎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多见于西医的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不同类型的鼻炎有相似的症状,如鼻塞、多涕、嗅觉下降、头痛、记忆力减退和易疲倦等。引起鼻炎的病因有很多,临床上常见的有病毒感染、鼻粘膜的易感性、遗传因素和一些过敏源,如花粉、尘螨等。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目前西药对于鼻窦炎有一定疗效,但其往往不能根治,治标不治本。
鼻炎,中医名鼻渊、脑漏等。本病的发生,外因常为感受风寒、风热之邪,内因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与肺、胃、肝、胆、脾等脏腑邪实或虚损有关。鼻渊的辨证首分虚实。一般暴起,初病,体质壮实者多为实证;久病,体弱,病情缠绵,时轻时重者多虚中夹实,纯虚者少。实证应分清风、湿、热的偏重;虚证要注意气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同时还须辨别与肺、胆、脾(胃)、肾的关系。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因此,治疗鼻窦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所以祛邪。中药制剂相比于西药标本兼治,具有治疗与调理机体的双层作用,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的避免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安全性和远期疗效都有其独特的优点。
公布号为CN10272767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苍耳子、菊花、辛夷、川穹、茜草根、白芷、千里光、薄荷、鱼腥草、檀香、金银花、前胡、蔓荆子、桔硬、甘草、射干、桑白皮、藁本、苦丁茶、防风、白僵蚕、羌活、独活、升麻、荆芥、细辛。公布号为CN10454729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鼻炎的复方药物,由防风、苍耳子、白芷、辛夷、鱼腥草、黄芩、当归、丹参、蒲公英、陈皮、赤芍、细辛、石膏、藁本、黄芪、甘草、薄荷、荆芥、车前子、金银花、红花、麻黄、杏仁、蔓荆子、桔梗、野菊花、京菖蒲按照一定的配比配制而成。现有技术中用于治疗鼻窦炎或鼻炎的中药制剂配方复杂,需称取多种主要原料,制备耗时,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配方中药材原料种类简单,配伍合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治疗鼻窦炎的药物制剂,以方便患者携带,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用于治疗鼻窦炎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充分提取出中药原料中的活性成分,制备方法简便,制备成本低。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辛夷3-20份、桔梗3-20份、藁本3-20份、鱼腥草20-300份、甘草1-10份。
优选的,上述用于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辛夷5-15份、桔梗10-15份、藁本8-15份、鱼腥草60-200份、甘草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5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