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件、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交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4798.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7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赖龙;周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9/54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件 服务器 客户端 数据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件、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使用C语言开发针对硬件平台的动态链接库,通过DLL中的非托管函数转换成C#函数,通过C#调用服务器的WCF接口,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再通过服务器端的通知技术,将消息发送到客户端,实现从硬件平台到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本发明的方法即能够满足对系统对实时性要求,又能满足降低客户端程序复杂程度和难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数据交互技术,尤其是一种硬件、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是由微软开发的一系列支持数据通信的应用程序框架,可以翻译为Windows通讯开发平台。
DLL(Dynamic Link Library)文件为动态链接库文件,又称“应用程序拓展”,是软件文件类型。在Windows中,许多应用程序被分割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实现特定功能的动态链接库,即DLL文件,放置于系统中与应用程序组成一个完整的可执行文件。
.NET(Microsoft XML Web services)平台。是微软用来实现XML,Web Services,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和敏捷性的技术。他允许应用程序通过Internet进行通讯和共享数据,而不管所采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设备或编程语言。Microsoft.NET平台提供创建XML Web services并将这些服务集成在一起之所需。对个人用户的好处是无缝的、吸引人的体验。
融合通信是指,把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融合计算机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呼叫中心、即时通信等众多应用服务。
现今融合通讯日益成为通讯领域的发展趋势,当前的融合通讯主要是将音频与视频相结合,形成音视频的融合。但单一的音视频的融合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设备及功能融合入到整个系统中来,例如GPS,无线定位仪,告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等。
融合通讯的发展越来越向云计算的方向发展,通过云实现,数据的集中采集,数据的集中存储,数据的集中转发。
上述这些硬件设备的数据接入,数据的传输成为系统的一个难题,采集来的数据向多个客户端转发和呈现也成为需要攻克问题。
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首先通过从硬件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到服务器的数据库,同时通过TCP/IP与多个客户端通讯实现数据传输及呈现。但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是各种硬件的开发平台不统一,提供的接口也不统一,当硬件设备逐渐增多是,客户端要通过多个形式的接口实现数据传输和呈现。客户端程序的设计及代码的开发会越来越复杂。影响其效率及稳定性。
另一种可以通过从硬件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到服务器的数据库,客户端通过访问数据库实现数据传输及呈现。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客户端代码的设计和开发难度,但这种模式的效率则比较低下,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设备信息采集,则无法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硬件、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交互方法。该方法即能够满足对系统对实时性要求,又能满足降低客户端程序复杂程度和难度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这种硬件、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交互方法为:使用C语言开发针对硬件平台的动态链接库,通过DLL中的非托管函数转换成C#函数,通过C#调用服务器的WCF接口,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端,再通过服务器端将消息发送到客户端,实现从硬件平台到客户端的数据传输。具体为:
包括硬件模块、DLL模块、接口模块、服务器程序、客户端程序和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4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