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对称合成(R)-天然茉莉内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2264.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清;杨大志;袁西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胜瑞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9/30 | 分类号: | C07D309/30;C07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对称 合成 天然 茉莉 内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合成(R)‑天然茉莉内酯的方法。该方法以(Z)‑3‑己烯‑1‑醇1为起始原料,用DMP试剂氧化为(Z)‑3‑己烯醛2。然后在(R,R)‑ProPhenol配体与二甲基锌存在下,与炔丁酸甲酯发生不对称加成反应,得到(S,Z)‑5‑羟基‑7‑癸烯‑3‑炔酸甲酯3。再在CuI催化下,用NaBH4将三键还原为单键,生成(R,Z)‑5‑羟基‑7‑癸烯酸甲酯4。最后用对甲苯磺酸处理,关环得到目标产物(R)‑天然茉莉内酯。本发明合成路线简捷,反应条件温和,总产率为42%,产物光学纯度为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不对称合成(R)-天然茉莉内酯的方法,属于香料香精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茉莉内酯(Jasmine lactone)存在于茉莉、栀子花、晚香玉等精油中,也存在于桃、杏等水果中(Tressl,R.;Garbe,L.A.;Haffner,T.;Lange,H.ACS Symp.Ser.,1998,705,167-180.),是一种重要的香料(Bourdineaud,J.P.;Ehret,C.;Petrzilka,M.;PatentWO9407887A1,1994,4,14.)。天然茉莉内酯的手性结构对其香气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R)-天然茉莉内酯,最早发现存在于茉莉精油中(Winter,M.;Malet,G.;Pfeiffer,M.;Demole,E.Helv.Chim.Acta 1962,45,1250-1255.),具有茉莉、坚果、牛奶等香味,香气飘逸(Nohira,H.;Mizuguchi,K.;Murata,T.;Yazaki,Y.;Kanazawa,M.;Aoki,Y.;Nohira,M.Heterocycles 2000,52,1359-1370.)。(S)-天然茉莉内酯,最早发现存在晚香玉中(Kaiser,R.;Lamparsky,D.Tetrahedron Lett.,1976,1659-1660.),具有晚香玉、脂肪、奶油等香味,香气厚重(Nohira,H.;Mizuguchi,K.;Murata,T.;Yazaki,Y.;Kanazawa,M.;Aoki,Y.;Nohira,M.Heterocycles 2000,52,1359-1370.)。(R)-天然茉莉内酯的结构式如式1所示,其结构最重要的是5位的手性碳原子。
天然茉莉内酯(Jasmine lactone)可作为茉莉花香型的日用香精的主香剂,广泛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化妆品、空气清新剂等,也可用于食品工业(余芳芳;吕星鑫;吕耀宏,化学世界2016,121-128.)。目前日用化学品与食品工业使用的天然茉莉内酯,均为外消旋体,不仅造成原料浪费,也影响化妆品与食品的香味逼真性。因而,研究合成光学纯的天然茉莉内酯,进而考虑替代外消旋的天然茉莉内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合成(R)-天然茉莉内酯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手性试剂拆分法、酶催化法与不对称催化法。
(1)手性试剂拆分法是先将外消旋的天然茉莉内酯用NaOH水解为羟基酸,然后与光学纯的手性胺生成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用合适的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非对映体纯的盐,再用NaOH分解盐、酸化得到(R)-羟基酸,最后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关环得到目标物(R)-天然茉莉内酯(Nohira,H.;Mizuguchi,K.;Murata,T.;Yazaki,Y.;Kanazawa,M.;Aoki,Y.;Nohira,M.Heterocycles 2000,52,1359-1370.)。
(2)酶拆分法是利用Baker酶对外消旋2-羟基己二酸二乙酯进行动力学拆分,得到(S)-2-羟基己二酸二乙酯,再经NaBH4还原、分步保护羟基、环氧化得到环氧羧酸酯,然后经过炔基锂加成、内酯化得到炔基六元环内酯,最后利用Lindar催化氢化生成(R)-天然茉莉内酯Blaser,F.;Deschenaux,P.F.;Kallimopoulos,T.;Jacot-Guillarmod,A.Helv.Chim.Acta,1991,74,787-7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胜瑞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胜瑞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2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