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装置及网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60025.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7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66 |
代理公司: | 南京司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1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装置 网关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装置及网关装置,该物联网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器、通信电路以及处理器,其中,数据采集器,采集或接收物联网数据;通信电路与网关装置通信;处理器分别耦合数据采集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和/或通信电路通过网路服务质量规则处理物联网数据而得到是否发送或如何发送物联网数据的结果,依据结果进一步处理物联网数据。该物联网装置由于设有处理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可以设定网路服务质量规则或者处理器通过通信电路接收网路服务质量规则,并依据网路服务质量规则处理物联网数据,因此,不需要将物联网数据发送到网关一侧后再判断要不要进一步上传,而是在发送之前就根据网路服务质量规则处理,能有效提高传输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物联网装置及网关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装置(Internet of Things)越来越普及,部署好的物联网装置,却可以伴随着数年的使用时间,与传统的电子装置不同,许多物联网装置不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但有些物联网装置还是会传输比较多的数据量,其传输的特性跟传统设计中用来跟人互动的电子装置还是有相当的不同的。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的通信技术也在发展,在物联网的通信技术中,对于物联网装置的节点的数据包发送的周期、字节数,通常在物联网的服务器后端有一定的限制,主要是为了针对不同的服务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如流量的大小限制、发送周期快慢的限制等。一般来说,通常的服务质量(QoS)控制方式是在物联网基站(网关)或后台服务器上对物联网装置进行QoS控制。这种方式的主要过程通常是:当物联网装置的数据包已经通过无线通信发送至基站(网关)或后台服务器后,再由基站(网关)或后台服务器根据物联网装置对应的QoS策略进行QoS控制。如果该终端的数据包无法通过QoS策略时,说明这个数据包就是无效的数据包或非法的数据包,但是在物联网装置发送无线通信数据包至基站(网关)的时候,这个数据包已经占用了无线通信带宽(信道)资源,从而降低信道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除此之外,物联网装置的部署往往也是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能够让物联网装置与对应的网关装置更智能,在传输数据更有效率,都是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联网装置及网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物联网系统中物联网装置与对应的网关装置传输数据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物联网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器、通信电路以及处理器;其中,数据采集器采集或接收物联网数据;通信电路与网关装置通信;处理器分别耦合所述数据采集器和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和/或所述通信电路通过网路服务质量规则处理所述物联网数据而得到是否发送或如何发送所述物联网数据的结果,依据所述结果进一步处理所述物联网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网路服务质量规则预先存储于本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存放所述网路服务质量规则;或网路服务质量控制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或与所述处理器集成于一体、或与所述通信电路集成于一体,内置所述网路服务质量规则。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网路服务质量规则由所述网关装置下发给所述通信电路而得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网路服务质量规则具体由所述网关装置根据其管辖下的多个物联网装置的各自当前或历史条件、通信质量和/或要求评估而产生,并下发给所述通信电路而得到;或
所述网路服务质量规则具体由所述网关装置根据其自身、或所属的伺服器当前或历史条件、通信质量和/或要求评估而产生,并下发给所述通信电路而得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网路服务质量规则由所述网关装置定时或不定时通过所述通信电路下发,更新本地的原网路服务质量规则而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60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应用消息的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RDMA的高并发数据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