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匀冷冰箱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9541.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9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韦刚;张健强;王文娟;李信普;陈孝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29/00;F25D23/10;F25B1/00;F25B41/06;F25D2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制冷冰箱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匀冷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使用较多的直冷冰箱,在冷冻室内存在有制冷死角。使用一段时间后霜层易于聚集在层架式蒸发器上,积累的霜层占据冰箱内部空间同时影响冰箱制冷。此状况使得用户在使用直冷冰箱一段时间后需要手工除霜,层架式手工除霜频繁,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匀冷冰箱,通过电脑自主感知,自动精确控温,使霜层均匀分布在冷冻室四壁,增大了冰箱内部空间,同时提高用户体验。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匀冷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冻内胆、顶部蒸发器和外壁蒸发器,所述顶部蒸发器内置于所述冷冻内胆内部的顶部;所述外壁蒸发器内置于泡层并贴覆于冷冻内胆外壁。
优选的,所述顶部蒸发器为单层丝管蒸发器,通过蒸发器装饰条卡接固定于冷冻内胆顶部。
优选的,所述外壁蒸发器管路贴覆在冷冻箱胆上,所述外壁蒸发器管路上覆盖铝箔。
优选的,所述冷冻内胆外壁上贴覆有蒸发器管,用导热铝箔及铝板将蒸发器管粘贴在冷冻内胆外壁上,使冷量均匀分布在冷冻内胆之上。
优选的,所述顶部蒸发器为冷冻丝管蒸发器,所述冷冻丝管蒸发器两端管口从冷冻内胆顶部方孔穿过,一端管口与环绕蒸发器一端管口用洛克环压接后密封处理,顶部蒸发器的另一端管口与冷藏蒸发器管相连,环绕蒸发器的另一端管口与毛细管相连。
优选的,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冷凝后,再经毛细管节流降压,依次进入环绕蒸发器、顶部蒸发器、冷藏蒸发器、然后经回气管流回至压缩机,由此形成一个循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贴覆于冷冻箱胆的蒸发器管以及安装于冷冻室内顶部的蒸发器组件,采用电脑控制,使得贴覆于冷冻室四周的蒸发器管同时制冷,减少冷冻室内的制冷死角,使得冷冻室内部温度均匀。均匀制冷保证霜层均匀分布在冷冻内胆四周,也使得快速手动除霜成为现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提升家用直冷冰箱制冷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用户空间多样化使用的效率,为用户除霜降低了劳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冷冻内胆及蒸发器部装图;
图2是发泡箱体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冷冻内胆;
图4是本发明的顶层蒸发器;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冷冻内胆;2、顶部蒸发器;3、外壁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4,包括装配在箱体内部的冷冻内胆组件,所述冷冻内胆外壁上贴覆有蒸发器管,用导热铝箔及铝板将蒸发器管粘贴在冷冻内胆外壁上,使冷量均匀分布在冷冻内胆之上;冷冻内胆内壁顶部放置冷冻丝管蒸发器,冷冻丝管蒸发器两端管口从冷冻内胆顶部方孔穿过,一端管口与环绕蒸发器一端管口用洛克环压接后密封处理。顶部蒸发器的另一端管口与冷藏蒸发器管相连,环绕蒸发器的另一端管口与毛细管相连。
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冷凝后,再经毛细管节流降压,依次进入环绕蒸发器管、顶部蒸发器管、冷藏蒸发器、然后经回气管流回至压缩机,由此形成一个循环。
冰箱运行若干周期后,经由感温探头感温、主控芯片控制压缩机开停,实现冷冻内胆内胆均匀制冷,霜层均匀分布于冷冻内胆四壁的技术目的。
一种匀冷冰箱,包括冷冻内胆、顶部蒸发器和外壁蒸发器,顶部蒸发器内置于冷冻内胆内部的顶部;外壁蒸发器内置于泡层并贴覆于冷冻内胆外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9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