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影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8049.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权;裴静霞;邓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影 模组 | ||
【技术领域】
一种摄影模组,尤指一种将两个以上之摄影镜头整合于一电路基板上并提供360°全景摄影的摄影模组。
【背景技术】
传统摄像模组是由一个镜头组成,广角镜头拍摄视角一般限制在64°到76°之间,超广角镜头拍摄视角可达84°-110°之间,随着光学镜头及成像晶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常规摄像模组的传统视觉系统由于其有限的视场范围已经不能满足许多应用场合的需求。而广角成像具有大视野的显着特徵,已成为当前视觉研究的焦点和热点。
目前的全景拍摄也是由一个广角摄像模组环拍一组照片再通过专业软件拼接成一张全景图像。随着可摄像设备越来越小,越来越便携,传统的全景摄像装置由多个摄像头组成空间摄像,存在体积大,应用范围有限的问题,由此适用于行动装置的全景摄像模组设计应运而生。
并现行环景摄影装置透过以2~3个独立摄影镜头连接后分别负责120°的影像摄影,再将所拍摄的影像讯号回传至影像处理单元合并后使获得360°的环景摄影效果,又因2~3独立摄影镜头以及其摄影组件各自独立装配后再整合成一360°环景摄影模组,其体积势必无法缩减为适合随身携带,故如何将360°环景摄影模组体积缩小为便于携带亦为现阶段即为改善的首要目标。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之缺点,本发明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可360°环景摄影且体积精巧的摄像模组。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模组,包含:一第一摄影组件、一第二摄影组件、一电路基板;
所述第一摄影组件具有至少一第一透镜及一第一滤光片及至少一第一影像处理晶片,并依前述序列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摄影组件具有至少一第二透镜及一第二滤光片及至少一第二影像处理晶片,并依前述序列排列设置,所述第一、二透镜为一超广角镜并该第一、二透镜视角大于140°。
所述电路基板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及复数电路,该第一、二侧面相对设置于该电路基板之两侧,该第一、二摄影组件分设于前述第一、二侧面并且与该电路基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基板为一种多层之电路基板。
透过本发明之摄像模组,不仅可提供一种具有360°环景摄影功能的摄像模组,更因本发明所提供之配置组合方式令摄像模组整体体积缩小且更为精巧便于携带及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摄像模组之第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摄像模组之第一实施例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摄像模组之第二实施例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摄像模组之第三实施例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摄像模组之第四实施例分解图。
主要符号说明:
摄影模组1第二滤光片122
第一摄影组件11 第二影像处理晶片123
第一透镜111第四透镜124
第一滤光片112电路基板13
第一影像处理晶片113第一侧面131
第三透镜114第二侧面132
第二摄影组件12 电路133
第二透镜121连接器公座14
连接器母座15 第二镜头底座17
第一镜头底座1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为本发明摄像模组之第一实施例分解图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摄影模组1,包含:一第一摄影组件11、一第二摄影组件12、一电路基板13;
所述第一摄影组11件具有至少一第一透镜111及一第一滤光片112及至少一第一影像处理晶片113,并依前述序列排列设置,所述第二摄影组件12具有至少一第二透镜121及一第二滤光片122及至少一第二影像处理晶片123,并依前述序列排列设置,所述第一、二透镜111、121为一超广角镜并该第一、二透镜111、121视角大于140°。
所述电路基板13具有一第一侧面131及一第二侧面132及复数电路133,该第一、二侧面131、132相对设置于该电路基板13之两侧,该第一、二摄影组件11。12分设于前述第一、二侧面131、132并且与该电路基板13电性连接,所述电路基板13为一种多层之电路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8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