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非对称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8004.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冯亚南;程明;花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25/064 | 分类号: | H02P25/064;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娄嘉宁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轨道交通 对称 永磁 直线 电机 牵引 系统 | ||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非对称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包括多个牵引变流器和多个永磁直线电机,所述所有牵引变流器中包含的桥臂总数是永磁直线电机数量的两倍加一个,其中一个牵引变流器中的一个桥臂为公共桥臂,所述公共桥臂控制所有永磁直线电机的同一相,所有牵引变流器中的其他桥臂为独立桥臂,所述独立桥臂分别控制永磁直线电机中的一相。本发明减少了设备安装空间,减轻了设备自重,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和初次投资成本,提高了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了环流问题,避免了由此造成的牵引设备过流风险,提高了牵引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牵引系统惰行工况下的运行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非对称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是一种多电机驱动系统。对于轨道交通牵引系统而言,其控制模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1)车控:一台牵引变流器控制一节动车中的全部并联电机;
(2)架控:一台牵引变流器控制一台转向架上的全部并联电机;
(3)轴控:一台牵引变流器只控制一台牵引电机。
在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中,牵引设备数量的增加会带来如下不利影响:占用更多的车辆底部空间;增加列车自重,从而增加列车的运行能耗;增加牵引系统初期采购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因此,在动力冗余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集中度最高的车控模式应当成为牵引系统的首选。尽管车控模式存在诸多优势,但是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并不适宜采用车控模式。与旋转电机牵引系统不同,由于安装误差、车轮磨损、钢轨磨损、电机次级变形以及次级不连续等原因,永磁直线电机气隙在列车运行过程中难以保持不变,容易出现气隙不平衡现象,进而导致反电动势不平衡,从而威胁牵引设备的安全。此外,为了降低运行能耗,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在高速区普遍采用惰行运行方式。但是,采用车控模式的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在惰行工况下将会出现环流,环流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在惰行工况下的运行能耗,同样还严重威胁牵引设备的安全(无次级区域环流将显著增加)。显然,采用并联结构的架控模式同样不适用于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减少了设备安装空间,降低运行能耗且避免了环流的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非对称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非对称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包括多个牵引变流器和多个三相永磁直线电机,所述所有牵引变流器中包含的桥臂总数是永磁直线电机数量的两倍加一个,其中一个牵引变流器中的一个桥臂为公共桥臂,所述公共桥臂控制所有永磁直线电机的同一相,所有牵引变流器中的其他桥臂为独立桥臂,所述独立桥臂分别控制永磁直线电机中的一相。
进一步,所述每个永磁直线电机的动子位置角相同。有效克服了传统多电机共用桥臂技术存在的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减半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公共桥臂的额定电流是独立桥臂的四倍。
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①非对称控制模式节约了近四分之一的牵引设备,减少了设备安装空间,减轻了设备自重,间接降低牵引系统运行能耗,降低了系统维护成本和初次投资成本,提高了永磁直线电机牵引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②非对称控制模式中所有牵引电机均可以独立控制,车控模式中存在的多台永磁直线电机负载电流不平衡现象可以通过控制手段进行有效抑制,避免了由此造成的牵引设备过流风险,提高了牵引系统的安全性;
③非对称控制模式中相绕组在不经过牵引变流器开关器件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直接回路,从而切断了环流生成的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环流问题,避免了由此造成的牵引设备过流风险,提高了牵引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牵引系统惰行工况下的运行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8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