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撑辊辊面除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7233.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3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苏旭涛;徐利璞;刘云飞;计江;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B08B1/02;B08B1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辊辊面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辊辊面除油系统,包括除油横梁、档油板框、摆动油缸、下轨道梁、防护门和上轨道梁,上轨道梁和下轨道梁均水平固设于机架两侧牌坊上,摆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档油板框的下表面,摆动油缸的缸体通过铰接孔铰接在下轨道梁上,防护门通过滑动连接设于上轨道梁和下轨道梁之间,档油板框一端与除油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机架两侧牌坊铰接且该端与防护门相接。本发明通过挡油板框、轧辊、轧件和防护门构成一个密闭空间,可阻挡机架内飞溅的轧制油,保证被阻挡的轧制油被封闭在轧制入口侧,不会污染轧机周边环境;摆动油缸的伸出和缩回位置决定了挡油板框的两个工作位置,可满足除油和换辊两种状态间的自由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板带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辊辊面除油系统。
背景技术
在板带材冷轧过程中,需要在辊缝及辊身上喷乳化液或轧制油进行润滑辊缝和冷却轧辊,由于轧制油的粘度很大,轧制入口侧喷的轧制油会粘附在轧辊表面,通过轧辊的转动会将粘附在辊面的轧制油带到轧制出口侧,会造成大量的轧制油落在板面上,给出口侧的除油造成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四辊轧机,由于支撑辊的转动方向,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现有的装置主要是采用刮油板将辊面的油刮下来,这种装置在低速且油量较小的情况下有一定效果,当遇到高速大油量情况时,挡油效果急剧下降。无法阻挡机架内飞溅的轧制油。如果调整不当,刮油板12还会影响辊面的质量,从而影响带材的表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支撑辊辊面除油系统,将轧制油阻挡在轧制入口侧,减小出口板带的表面粘油率,以达到较好的除油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撑辊辊面除油系统,包括除油横梁、档油板框、摆动油缸、下轨道梁、防护门和上轨道梁,所述上轨道梁和下轨道梁均水平固设于机架两侧牌坊上,所述摆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于档油板框的下表面,所述摆动油缸的缸体通过铰接孔铰接在下轨道梁上,所述防护门通过滑动连接设于上轨道梁和下轨道梁之间,所述档油板框一端与除油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机架两侧牌坊铰接且该端与防护门相接。
所述档油板框顶部设有多个斜板,所述多个斜板呈鱼骨形分布,所述档油板框与斜板下端相接处设有泄油孔。
所述除油横梁包括横梁、压板、弹性刮油板、气刀、沿横梁等间距设置的多个进气短管,所述横梁一端面设有与档油板框连接的安装板,另一端设有压板,所述弹性刮油板设于压板和横梁端面之间,所述气刀设于横梁下端面,所述进气短管设于横梁顶面且与气刀相连通,所述进气短管连接压缩空气管道。
所述压板和弹性刮油板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竖向长圆孔且一一对应,所述压板和弹性刮油板通过紧固螺钉与横梁端面连接。
所述横梁顶部还设有多个钢块,所述钢块上设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内设有调整螺钉,所述螺纹通孔与压板的上端面平齐。
所述压板为L型,该L型的水平段长度与弹性刮油板厚度相等,所述横梁顶部还设有多个钢块,所述钢块上设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内设有调整螺钉,所述螺纹通孔与压板的L型水平段平齐。
所述弹性刮油板的下表面设有与横梁平行的沟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支撑辊辊面除油系统,通过摆动油缸的伸缩来驱动挡油板框的摆动,挡油板框、轧辊、轧件和防护门构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可实现高速大油量情况下阻挡机架内飞溅的轧制油,能保证被阻挡的轧制油被封闭在轧制入口侧的密闭空间内,不会污染轧机周边环境;摆动油缸的伸出和缩回位置决定了挡油板框的两个工作位置,可满足除油和换辊两种状态间的自由切换,动力部件简单,动作可靠,操作维护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7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