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高纯气体中微量氧、氩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6690.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6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政法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60 | 分类号: | G01N30/60;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地址: | 7300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体 微量 分析 填充 色谱 及其 制备 方法 高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高纯气体中微量氧、氩的分析方法,属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应用领域。本发明的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包括色谱柱管和依次填充设置在色谱柱管内的5A分子筛、Pd催化剂、高分子多孔微球;所述Pd催化剂为Pd/C、Pd/Al2O3、Pd/沸石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多孔微球为Porapak Q、Porapak N、GDX‑502中的一种。采用本发明的填充色谱柱,能够实现在较高温度(70~120℃)下对氧、氩的简便快速分析,其分析结果可重复,且准确度、灵敏度高,能够满足快速分析检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高纯气体中微量氧、氩的分析方法,属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氧、氩气体的分离是气体分析中的一大技术难题,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对高纯气体分析时氧、氩组分相互干扰,但是在相关高纯气体检测国家标准中均要求检出氧、氩微量组分的含量。
现有技术中,采用填充色谱柱对氧、氩的分析时,常采用5A或13X分子筛填充色谱柱,并需要采用冷阱(干冰+丙酮)低温冷却,才能满足高纯气体分析所必须的分离度要求;该方法对冷阱设备和仪器要求较高,实际分析不容易实现,且不锈钢色谱柱管容易受到丙酮、干冰的腐蚀;另外,在较低的温度进行氧、氩分析时,5A分子筛固定相对氧、氩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会对组分浓度检测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采用5A PLOT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在常温(35℃)也能够实现氧、氩气体的分离,但是毛细管色谱柱柱容量较小,分析灵敏度受到一定的影响;若采用中心切割技术虽然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适用于高纯气体的实际分析检测。
GB/T3634.2-2011(氢气第2部分:纯氢、高纯氢和超纯氢)中也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了脱氧技术,经过两次进样,分别测定出氧、氩组分的总含量和氩气组分含量,通过计算求出各组分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繁琐,同时由于两次进样误差带来的分析结果误差较为明显。
此外,授权专利CN203688513U公开了测定气体中微量及痕量氧、氩的微填充色谱柱,该色谱柱采用5A分子筛色谱填料制备出了内径为1毫米的微填色谱柱,能够在50℃实现氧氩组分的分离,但与毛细管色谱柱一样存在色谱柱柱容量低的问题,而且分析时间较长(4分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能够实现在较高温度下对氧、氩的简便快速分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的制备方法和一种高纯气体中微量氧、氩的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包括色谱柱管和依次填充设置在色谱柱管内的5A分子筛、Pd催化剂、高分子多孔微球;所述Pd催化剂为Pd/C、Pd/Al2O3、Pd/沸石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多孔微球为Porapak Q、Porapak N、GDX-502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Pd催化剂能够将氧气转化为水,从而实现了氧、氩高温分离,其反应方程为:Pd催化剂采用的载体不同,其对氧气的转化效率不同,会造成氧气(水)拖尾或吸附,从而影响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本发明的用于气体中微量氧、氩分析的填充色谱柱,在对高纯气体中微量氧、氩进行分析时,只需一次进样,并且能够在较高温度(70~120℃)下实现氧、氩气体的简便快捷分析;其分析结果可重复,准确度、灵敏度高,能够满足高纯气体中微量氧、氩组分的快速分析检测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政法学院,未经甘肃政法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66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