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油墨以及使用其制造薄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5949.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宏;刘秀琴;江建铭;黄威凯;陈泓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怡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7 | 分类号: | C09D11/107;C09D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内***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热固油墨 薄膜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环保功能 快速固化 流变剂 增塑剂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固油墨以及使用其制造薄膜的方法。热固油墨包括40重量份至60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0重量份至60重量份的增塑剂以及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流变剂。本发明的热固油墨可在低温下快速固化且具有环保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墨以及使用其制造薄膜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热固油墨以及使用其制造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热固油墨为一种用于纺织品及皮革上的印花用浆料,在常温下呈浆状或膏状,具有较强的致流值和触变性。热固油墨可以通过平版丝网印刷和冷撕热转印的方法在纺织品及皮革上达到传统胶浆、水浆所达不到的理想效果。此外,热固油墨具有不堵塞网版、精美的照片效果、三维立体效果及价格便宜等优点。
然而,目前的热固油墨具有以下的缺点:采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树脂和/或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作为热固油墨的材料,对人体有害且不符合环保的要求;目前的热固油墨在印刷后需要在180℃~190℃下加热90秒~180秒才能完全固化(或塑化),然而过高的加热温度会导致许多纺织品收缩、变形、变色及手感不佳等不良后果;现有市场上的可进行低温固化的热固油墨,在印刷后仍需在约160℃下加热90秒~180秒才能完全固化,因此其加热温度仍高于许多纺织品的耐热温度(约155℃)。
因此,开发可在低温下进行固化的环保热固油墨是目前亟需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固油墨以及使用其制造薄膜的方法,热固油墨可在低温下快速固化且具有环保功能。
本发明的热固油墨包括40重量份至60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50重量份至60重量份的增塑剂以及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流变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固油墨不包括含卤素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核-壳(core-shell)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增塑剂例如是环保增塑剂DINCH、Mesamoll、CCPCIZERD-810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增塑剂不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固油墨的固化温度例如是120℃至140℃。
本发明的制造薄膜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热固油墨印刷至基材上,其中热固油墨包括40重量份至60重量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50重量份至60重量份的增塑剂以及2重量份至5重量份的流变剂。接着,将印刷有热固油墨的基材进行加热制程,以使热固油墨固化成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固油墨不包括含卤素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核-壳(core-shell)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增塑剂例如是环保增塑剂DINCH、Mesamoll、CCPCIZERD-810或其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增塑剂不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加热制程的加热温度例如是120℃至14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加热制程的加热时间例如是60秒至90秒。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热固油墨不包括含卤素化合物以及使用不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环保增塑剂,因此可达到环保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热固油墨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因此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在基材上快速的固化,除了可避免基材因加热温度过高所导致收缩、变形、变色及手感不佳等问题外,也可节省成本及提高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怡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怡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5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