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3D打印笔的进丝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52964.0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6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傅宇航;任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小蜜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321;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孙艾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打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笔技术领域,具体为用于3D打印笔的进丝结构。
背景技术
打印笔的现在越来越普及,也便于人们日常生活使用,主要原理就是线材通过进丝结构,由电机带动丝杆使得丝状的线材前行,然后在笔头加热融化后挤出笔头,然后通过手动的模拟打印形成3D打印产品,现有的进丝结构不够优化,稳定性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变形、损毁,也会产生不良振动,是的线材的输送出现障碍,还会影响印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稳定、耐受能力强且可提升3D打印效果的用于3D打印笔的进丝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3D打印笔的进丝结构,包括主进丝板,所述主进丝板包括位于最上方的呈向上拱起状的上弧形部,所述上弧形部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向左上方拱起的左侧弧形部和右侧弧形部,所述左侧弧形部和右侧弧形部的一端均一体连接于位于下方的支撑基部,所述上弧形部与左侧弧形部和右侧弧形部包围形成供线材进入的进丝孔,所述左侧弧形部和右侧弧形部与支撑基部包围形成供丝杆穿入的丝杆进入孔。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上弧形部、左侧弧形部、右侧弧形部和支撑基部均向后延伸形成防护导向通道。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防护导向通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后排列且上下贯穿的安装固定孔。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主进丝板由上至下左右间的横向距离尺寸逐渐增大。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主进丝板靠防护导向通道一侧设有一圈绕着丝杆进入孔的向前倾的倒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整个进丝结构的牢固度更高,抗压能力更强,受力分布更加优化,适用性更强,也方便拆装,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减少晃动等,也不易变形、损伤,使得丝杆对丝状线材的带动效果更好,更加流畅,能极大提升3D打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后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中:1、主进丝板,11、上弧形部,12、左侧弧形部,13、右侧弧形部,14、支撑基部,2、进丝孔,3、丝杆进入孔,4、防护导向通道,5、安装固定孔,6、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2、3所示,用于3D打印笔的进丝结构,包括主进丝板1,所述主进丝板1包括位于最上方的呈向上拱起状的上弧形部11,所述上弧形部11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一体连接有向左上方拱起的左侧弧形部12和右侧弧形部13,所述左侧弧形部12和右侧弧形部13的一端均一体连接于位于下方的支撑基部14,所述上弧形部11与左侧弧形部12和右侧弧形部13包围形成供线材进入的进丝孔2,所述左侧弧形部12和右侧弧形部13与支撑基部14包围形成供丝杆穿入的丝杆进入孔3。体连接可以采用现有的一体成型的工艺实现。
上弧形部11、左侧弧形部12、右侧弧形部13和支撑基部14均向后延伸形成防护导向通道4。防护导向通道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前后排列且上下贯穿的安装固定孔5,安装固定孔5用于与笔头内的结构安装连接。
主进丝板1由上至下左右间的横向距离尺寸逐渐增大,这里所说的横向距离尺寸逐渐增大是指横向距离尺寸从上往下至少不会减小,可能在某一上下段上是相等的,但是横向距离尺寸是不会减少的。主进丝板1靠防护导向通道4一侧设有一圈绕着丝杆进入孔3的向前倾的倒角6。
进丝结构用于建立丝杆与PLA /ABS/HIPS/PCL 等1.75MM直径的线材的向前或向后推力通道环境,使线材能够顺畅前后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小蜜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小蜜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2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