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透明度的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0022.9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5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波;陈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15/26 | 分类号: | A61L15/26;A61L15/24;A61L15/18;A61L15/20;A61L15/42;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张利杰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透明度 创面 敷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透明度的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水溶性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和水溶性聚氨酯(PU)水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并通过重复多次冷冻和解冻并浸泡,并于恒温恒湿箱中处理。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调节PVA与PU的质量比,控制所述创面敷料的透明度,也可以选择性加入调节理化性能的辅料或抗菌剂。在制备和使用所述创面敷料的过程中,当所述水的含量减少,所述创面敷料的透明度增大,当所述水的含量增加,所述创面敷料的透明度减小。从而有利于对创面敷料的透明度有不同要求的创面进行观察和护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透明度的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医用敷料的临床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术后伤口护理、烧伤、外部创伤和长期不愈性溃疡等,尤其是应用于创面的敷料,其市场前景广阔。2012年世界创伤敷料市场的规模为117亿美元,2017年,全球高端医用敷料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160亿美元,2021年将达到185亿美元。
据临床经验,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的颜色与炎症反应和创面的愈合状态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或处于增生期的创面,呈红色;当出现坏死残留物、伤口基底附有黄色分泌物和脱落坏死组织,如果呈黄色表明已感染;当创面缺乏血液供应而坏死并有干痂时,呈黑色。因此,伤口的颜色提供了创面状态的重要线索,据此可以评估创面是否感染、感染情况、愈合情况等。传统不透明的创面敷料,为观察创面状态需要撤包并更换,一则造成伤口暴露于外界环境中,易引发创面感染,二则当组织与敷料粘连时进行分离,易引发伤口的再次损伤,干扰创面的愈合进程。因此,一种创面敷料吸液后保湿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对临床治疗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极具临床应用价值。保湿可以让创面保持湿润的愈合环境,透明可以让医生直观诊断出创面的情况,如有必要可采取早期的感染预防措施,极大的减少严重感染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有鉴于如此,提供一种可调节透明度的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可调节透明度的创面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溶性聚乙烯醇(PVA)和水溶性聚氨酯(PU)分别溶于水中,以制备质量分数为0.5-10%的水溶性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0.1-10%的水溶性聚氨酯(PU)水溶液;
将所述水溶性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和所述水溶性聚氨酯(PU)水溶液按照水溶性聚乙烯醇(PVA)和水溶性聚氨酯(PU)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所述质量比为(30-99.9):(0.01-70),通过调节所述质量比,控制所述创面敷料的透明度。
将所述混合溶液注模,静置后冷冻,取出,然后解冻,重复所述冷冻和解冻的过程,然后将经过所述冷冻和解冻的过程的混合物于水中反复浸泡并换水,再置于恒温恒湿箱中处理,获得所述创面敷料。
进一步地,所述创面敷料保存于2-8度、50%以上湿度的环境中。
进一步地,所述冷冻过程是将所述混合溶液置于零下20℃至零下80℃的温度下冷冻4-72小时,所述解冻的时间为2-8小时,所述冷冻和解冻的过程重复2-6次,所述置于恒温恒湿箱中处理的时间为0.5-24小时。
进一步地,还包括制备辅料溶液并将所述辅料溶液加入到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辅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01-20%。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溶液包括一种或多种辅料,所述辅料包括水溶性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水溶性天然高分子材料,所述水溶性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马来酸酐、聚季胺盐、聚乙二醇、改性纤维素和改性淀粉;所述水溶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胶原、明胶、壳聚糖和透明质酸。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水溶性聚乙烯醇(PVA)、所述水溶性聚氨酯(PU)和所述辅料的质量比为(30-99.9):(0.01-70):(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50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