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8727.7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8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3/10;A61P25/02;A61K35/583;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病变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病程长,其慢性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
糖尿病早期一般表现为阴虚热盛,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等血管并发症时,大多已进入气阴两虚阶段,气阴两虚多由脾肾气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盛、经过气虚及阴或阴虚及气等病理损害动态演变而来,气阴两虚是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该病理阶段在周围神经病变过程中持续较长,最后可转化为阴阳两虚而进入疾病的终末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整体调节、副反应少、临床疗效稳定和可以长期服用的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方案如下: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3-25、赤芍5-28、桑寄生8-15、黄精21-45、丹参15-28、红花3-14、乌梢蛇6-20、川芎5-27、粉葛7-32、蜈蚣3-10、木瓜5-16、甘草10-30。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20、赤芍16、桑寄生12、黄精35、丹参25、红花7、乌梢蛇14、川芎24、粉葛10、蜈蚣5、木瓜12、甘草30。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中药材混合后,加水煎煮,煎煮后过滤,收集滤液,即得到所述中药制剂。
药理分析,本发明中,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赤芍:去瘀,止痛,凉血,消肿;
桑寄生:苦、平,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
黄精:甘、微温,脾尾虚弱,肺虚咳嗽,消渴;
丹参:苦、微寒,活血通络,凉血消肿,除烦清心;
红花:辛、温,徵瘕,痈疽肿痛;
乌梢蛇:甘,平,祛风湿,通经络,定惊痫;
川芎: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
粉葛:甘、辛、平,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滋润筋脉;
蜈蚣:辛、温,熄风止痉,解毒散结,痛经活络;
木瓜:酸、温,平肝、舒筋、和脾、化湿;
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本发明通过如下措施实施:
用法用量:患者每天中、晚各服一次,每次服50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组方合理,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3-25、赤芍28、桑寄生8、黄精21、丹参28、红花5、乌梢蛇20、川芎18、粉葛15、蜈蚣6、木瓜16、甘草30;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中药材混合后,加水煎煮,煎煮后过滤,收集滤液,即得到所述中药制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5、赤芍8、桑寄生15、黄精45、丹参15、红花14、乌梢蛇15、川芎10、粉葛24、蜈蚣3、木瓜8、甘草14;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中药材混合后,加水煎煮,煎煮后过滤,收集滤液,即得到所述中药制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当归20、赤芍16、桑寄生12、黄精35、丹参25、红花7、乌梢蛇14、川芎24、粉葛10、蜈蚣5、木瓜12、甘草30;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种中药材混合后,加水煎煮,煎煮后过滤,收集滤液,即得到所述中药制剂。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8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