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目标身份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8366.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合勇;吕韬;王挺峰;彭树萍;王灿进;晏春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10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目标 身份 识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身份识别系统,至少包括语音测量光学系统和识别系统;语音测量光学系统包括光学前端和处理电路;光学前端用于向目标发出探测光,并接收由目标振动表面反射回的返回光,并将返回光与本征光汇合,目标表面的振动由目标语音产生,探测光为本征光的差频相干光;处理电路用于将返回光与本征光汇合形成的混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语音信号;识别系统用于根据语音信号对目标进行身份识别。本发明目标身份识别系统,利用探测光探测由目标语音产生的振动来识别语音,进一步根据获得的语音对目标进行身份识别。与现有基于图像的人体特征识别方法相比,本系统能够实现更为有效的目标身份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目标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距离目标身份识别在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安防监控、反恐侦查、军事作战等领域,其作用和效能日益彰显。
现有技术中,远距离目标身份识别主要是基于图像(X射线、可见光、近红外及太赫兹等)的人体特征识别,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人脸识别技术,相应的人脸识别系统也较为成熟。
但是,目前人脸识别系统尚不能达到如自然人所能达到的只感知水平,比如遇到目标不配合,例如故意佩戴帽子、眼镜、口罩等遮挡物,或者遇到光照条件差、周围环境复杂、有遮挡物等情况,都会影响识别效率,会造成目标身份验证延迟或者错误。因此,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远距离目标身份识别方法,是当前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目标身份识别系统,基于人发出的语音会引发振动,利用光学干涉方法探测振动来识别语音,进一步根据语音进行目标身份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目标身份识别系统,至少包括语音测量光学系统和识别系统;
所述语音测量光学系统包括光学前端和处理电路;
所述光学前端用于向目标发出探测光,并接收由目标振动表面反射回的返回光,并将返回光与本征光汇合,所述目标表面的振动由目标语音产生,所述探测光为所述本征光的差频相干光;
所述处理电路用于将返回光与本征光汇合形成的混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语音信号;
所述识别系统用于根据所述语音信号对目标进行身份识别。
可选地,所述光学前端包括激光器、分束器、环路器、光发射接收装置、调制器和光耦合器,各器件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所述分束器用于将所述激光器产生的光分束;
分成的一束光作为探测光,经所述环路器输入到所述光发射接收装置;
分成的另一束光输入所述调制器,所述调制器将输入光进行频移处理,输出光作为本征光,输入到所述光耦合器;
所述光发射接收装置用于将探测光发射出,并接收返回光,返回光经过所述环路器输入到所述光耦合器。
可选地,所述分束器分成的两束光中,作为探测光的一束光与作为本征光的一束光的能量比值大于1。
可选地,所述调制器为声光调制器。
可选地,所述处理电路包括光耦探测器、放大器、模数转换模块和处理器;
所述光耦探测器用于响应由返回光与本征光汇合形成的混频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
所述放大器,用于对模拟电信号进行放大;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数字信号进行解调并进行算法处理,还原出语音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8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信息的应用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体体表导电性的身份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