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7618.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何笑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5 | 分类号: | G06F21/45;G06F21/6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卡 密码 保存 提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个人终端在首次与智能卡通信时,按以下步骤存储密码:S11:接收到验证操作的密码后,将密码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密文;S12:个人终端将加密密文分布式地存储到个人终端的存储空间中;则个人终端在非首次与智能卡通信时,按以下步骤提取密码:S21:提取分布在个人终端的存储空间中的加密密文;S22:将加密密文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用于验证操作的密码。本发明通过在用户首次验证密码通过后自动保存密码的方式,使得再次查询卡内余额和历史交易记录时不再需要密码即可查询到结果,使用方便,而将密码的加密密文分布式存储,提高了加密密文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终端储值卡的密码存储及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终端设备技术的发展,目前个人终端储值卡开始出现,用户可以通过自身的个人终端之间与储值卡(智能卡)进行通信,以便通过个人终端直接查询储值卡内的余额以及历史交易记录。
例如,随着建立了针对PBOC1.0规范、PBOC2.0、中石化IC卡规范、中石油IC卡规范、公共交通卡规范等智能卡的协议规范,智能卡开始流行。但现有的个人终端设备读取储值IC卡,查询卡内余额和历史交易记录时,每次都需要输入卡PIN码(密码),验证通过后方可查询到结果,多次查询时,较为不便。另外,对于用户来说,在使用个人终端设备查询储值IC卡内余额或者历史交易记录,这些操作相对来说安全级别不是太高的,重复操作过程容易造成密码泄露。如何使用户的体验更人性化、更方便并提高用户通过个人终端读取储值卡的余额及历史数据的安全性,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个人终端查询储值卡内余额和历史交易记录时,每次都需要正确输入卡PIN码(密码)后,才能查询到结果,所存在的用户的体验差、不方便及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及系统,使得用户只要正确输入一次卡PIN码(密码)后,以后不需要再次输入卡PIN码(密码),方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密码保存及提取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个人终端在首次与智能卡通信时,按以下步骤存储密码:
S11:接收到验证操作的密码后,将所述密码进行加密处理,得到加密密文;
S12:个人终端将所述加密密文分布式地存储到个人终端的存储空间中;
则个人终端在非首次与智能卡通信时,首先按以下步骤提取密码:
S21:提取分布在个人终端的存储空间中的加密密文;
S22:将所述加密密文进行解密处理,得到用于验证操作的密码。
较佳地,个人终端在首次与智能卡通信时,同时对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加密,并将加密的卡号分布式地存储到个人终端的存储空间中;
则个人终端在非首次与智能卡通信时,首先对智能卡的卡号进行加密后得到加密的卡号,然后在存储空间中搜索是否有相同的加密的卡号,如有,则提取对应卡号的密码。
较佳地,所述步骤S11中的加密处理包括:
A.通过预设加密算法对所述密码进行初始加密,得到初始加密密文;
B.在所述初始加密密文中加入与智能卡相关的唯一识别码,得到加密密文;
则,所述步骤S22中的解密处理包括:
a.根据所述唯一识别码对所述加密密文进行初始解密,得到初始加密密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7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