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6391.0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平;张旭;张梦晖;赵宇峰;庞小燕;张晓君;王凌华;宁光;李小英;张翼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完美(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375 | 分类号: | A61K31/4375;A61K36/8964;A61P1/00;A23L33/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鲲鹏;卢蓓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肠道 结构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方法,及其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营养品、保健品、食品、饮料中的应用。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多变量统计学方法找出了与宿主代谢密切相关的肠道细菌类群。以小檗碱为例,建立了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新方法,包括可以选择性地增加一部分细菌,如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等,同时可以抑制一部分细菌,如可以产生内毒素的细菌等,从而预防或治疗包括由不当饮食诱导的系统炎性水平的提高、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或免疫系统的紊乱。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筛选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化合物、食品的方法,以及一种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组合物。本发明可以用于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药物、营养品、保健品、食品、饮料等的开发。
本申请是申请号201210185004.2名为“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方法及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方法,及其在制备药物、营养品、保健品、食品、饮料等过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体内共生着大量的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微生物是人体最重要的“内生环境因素”,拥有大于1000种的细菌种类,其细胞数目是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左右,基因数目是人体自身基因组的150倍左右。这些微生物的基因组总和被称作“微生物组”或者“人体元基因组”,也被誉为人体的第二个基因组。最新的人体观认为人体是由宿主细胞和共生微生物细胞,尤其是共生肠道菌群,共同构成的“超级生物体”,人的健康状况发生变化,体内的共生微生物的组成就会发生变化;体内共生微生物的组成的变化也会导致人体的健康状况的改变。因此,人的基因组与人体内的微生物基因组共同决定人体的免疫、营养和代谢,乃至疾病和健康等过程。然而,到目前为止肠道菌群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具体地说就是什么样的细菌对宿主的健康状况呈正相关,什么样的细菌对宿主的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还不是很清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新方法。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及多变量统计学方法找出了与宿主代谢密切相关的肠道细菌类群。建立了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新方法,包括可以选择性地富集一部分细菌,如短链脂肪酸产生菌等,同时可以抑制一部分细菌,如可以产生内毒素的细菌等,从而实现对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或者治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筛选具有类似作用的药物、化合物的新方法,以及一种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方法是,通过口服或者肠道给药给予一种制剂后,选择性地增加肠道中一些细菌的含量,同时抑制肠道中另外一些细菌的含量;被增加的肠道细菌包括短链脂肪酸产生菌,被抑制的肠道细菌包括可以产生内毒素的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6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蔬菜栽培的组合式高低架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玻璃屋顶的新型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