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压条件下用于深海的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5460.6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54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陆俊;胡少伟;黄逸群;范向前;董茂干;陈徐东;明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8;G01N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宋方园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条 用于 深海 钢管 混凝土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压条件下用于深海的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装置,包括上夹持装置和下夹持装置,所述上夹持装置和下夹持装置分别夹持待测试试件的两端,在待测试试件上沿轴上依次设有至少一个围压装置,所述围压装置包含左围压罩半圆筒和右围压罩半圆筒,所述左围压罩半圆筒和右围压罩半圆筒通过连接装置套在待测试试件上,所述左围压罩半圆筒和右围压罩半圆筒均设有空腔,空腔通过导油孔与输油管连接,输油管与液压泵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围压条件下用于深海的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装置,待测试试件可以在围压调节下进行拉伸试验,而且可以对待测试试件进行不同油压试验,更符合深海钢管混凝土的实际受力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压条件下用于深海的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钢管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钢管混凝土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受压构件,其被广泛应用于海底框架结构当中,其在抗压性能上主要表现为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强等特点,然而,在实际工程结构中,由于结构整体受力需要,一些钢管混凝土也会处于受拉状态,为了解钢管混凝土在深海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就需要通过围压条件下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来确定其抗拉承载能力。
目前测试钢管混凝土受拉的主要方法为对缩小比例后的钢管混凝土做拉伸试验,该方法可得到缩小比例后的钢管混凝土抗拉强度及拉伸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然而,缩小比例后的钢管混凝土所测得的抗拉性能并不能代表实际生产中所用钢管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欲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还需对一系列不同尺寸的钢管混凝土进行抗拉性能试验。同时,对于在深海条件下工作的钢管混凝土,其受到巨大的围压力,而且不同高度的钢管混凝土的围压力差异比较大,这种围压对钢管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也需要从试验中获得。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有充足的试验数据用以得出尺寸效应对钢管混凝土抗拉性能的影响,且极少有关于在围压条件下的钢管混凝土受拉性能的研究,因此,大量不同尺寸的围压条件下的钢管混凝土抗拉性能测定试验尚待开展,而可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钢管混凝土的在围压条件下的受拉试验装置也亟待研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围压条件下用于深海的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装置及方法,待测试试件可以在围压调节下进行拉伸试验,而且可以对待测试试件进行不同油压试验,更符合深海钢管混凝土的实际受力情况。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围压条件下用于深海的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装置,包括上夹持装置和下夹持装置,所述上夹持装置和下夹持装置分别夹持待测试试件的两端,在待测试试件上沿轴上依次设有至少一个围压装置,所述围压装置包含左围压罩半圆筒和右围压罩半圆筒,所述左围压罩半圆筒和右围压罩半圆筒通过连接装置套在待测试试件上,所述左围压罩半圆筒和右围压罩半圆筒均设有空腔,空腔通过导油孔与输油管连接,输油管与液压泵连接。
作为优选,当围压装置至少有两个时,每个导油孔均通过油管支路与主油管连接,主油管与液压泵连接,在每个油管支路上设有调节空腔内油压的调压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调压开关为手动调压阀。
作为优选,所述调压开关为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度,从而控制油管支路的油压。
作为优选,所述上夹持装置和下夹持装置均包含传力板和夹板,夹板与传力板连接,所述待测试试件通过销轴与夹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传力板上设有若干个T型槽,夹板通过螺栓穿过T型槽从而与传力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左围压罩半圆筒和右围压罩半圆筒均包含围压块和盖板,围压块设有一端开口的空腔,盖板焊接在围压块上将空腔密封,导油孔位于围压块上。
一种上述围压条件下用于深海的钢管混凝土的受拉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54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