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植物生长发光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3317.3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芳;黄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品鉴光电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9/00;F21V23/06;F21V29/503;F21V29/76;F21V29/89;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散热件 发光模块 正面设置 红光LED芯片 蓝光LED芯片 光谱转换 使用寿命 电连接 线路层 封装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植物生长发光模块,它涉及LED植物灯技术领域。它由金属散热件和LED芯片组封装而成,LED芯片组设置有多组,每个LED芯片组由一个红光LED芯片和一个蓝光LED芯片组成,金属散热件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LED芯片组安装在凹槽中,每个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LED芯片焊点,LED芯片焊点与金属散热件正面设置的线路层电连接,LED芯片焊点与LED芯片组的P极、N极之间连接有导线。本发明效率高、使用灵活,不需要进行光谱转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LED植物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植物生长发光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LED植物灯的销售市场都集中在日本、韩国、中美、欧洲等从事农业人员较少的国家和地区,但随着LED植物生长灯渗透率的提升,中国市场进入爆发期,据调查,全球LED植物生长灯产值在2013年起开始呈现高速成长,产值虽仅千万美元规模,但2014年逾3500万美元,2017年更可望挑战3亿美元。近年,完全人工光控制型植物工厂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步形成半导体产业的新显学,结合传统农业的技术优势、半导体产业的照明与自动化技术,加上网络信息的深厚产业基础,一时之间植物工厂似乎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应用与发展方向。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照明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尤其是国家推广节能照明的政策出台实施以来,进一步激发了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
光谱范围对植物生理的影响:(1)280-315nm: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2)315-400nm: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3)400-520nm(蓝):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4)520-610nm(绿):色素的吸收率不高;(5)610-720nm(红):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6)720-1000nm: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7)>1000nm:转换成为热量。
从上述数据来看,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不同的,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线,波长在400 -720nm左右,400-520nm(蓝色)的光线以及610-720nm(红色)对于光合作用贡献最大。520 -610nm(绿色)的光线,被植物色素吸收的比率很低,而白光LED灯,最普遍的是使用蓝色核心,激发黄色荧光粉,由此复合产生视觉上的白光效果,能量分布上,在445nm的蓝色区和550nm的黄绿色区存在两个峰值,而植物所需的610-720nm红光,则非常缺乏,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白光LED照射下,植物生长不利。
现有市面上的植物灯仍普遍采用传统的蓝光加荧光粉技术,光衰高,且极易出现荧光粉等封装材料老化、色温飘移等不良问题,灯具工作效率低,使用灵活性差,设计一种新型的LED植物生长发光模块还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LED植物生长发光模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效率高、使用灵活,不需要进行光谱转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使用寿命更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LED植物生长发光模块,由金属散热件和LED芯片组封装而成,LED芯片组设置有多组,每个LED芯片组由一个红光LED芯片和一个蓝光LED芯片组成,金属散热件的正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LED芯片组安装在凹槽中,每个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LED芯片焊点,LED芯片焊点与金属散热件正面设置的线路层电连接,LED芯片焊点与LED芯片组的P极、N极之间连接有导线。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LED芯片组,LED芯片组与凹槽之间填充有硅胶,凹槽为圆弧形或者椭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LED芯片组的P极、N极通过打金线连接或帮定机帮定到LED芯片焊点上,然后根据生产要求在金属散热件的正面制出铝基铜箔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品鉴光电照明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品鉴光电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3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