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1010.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程红泉;滕燕;杜益岗;许少波;杜劲冬;杜家慧;谭谈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氨氮 污水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包括:
调节池,所述调节池用于容纳待处理污水;
加药单元,所述加药单元用于向所述调节池内输送酸液或碱液,调节待处理污水的PH值;
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的上部具有出口;
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处理第二容器内,底部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设置隔离网;第一容器内具有填料;所述调节池输出的污水送第一容器内;
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底部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设置隔离网;第二容器内具有填料;所述调节池输出的污水送第二容器内;
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自上而下地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处于所述第二容器外;所述第一隔离件的上部呈倾斜状,第一隔离件到罐体内壁的水平距离自上而下地减小;
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自上而下地设置在所述罐体内,且部分地处于罐体和第一隔离件之间;所述第二隔离件的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具有开口;
曝气模块,所述曝气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容器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呈筒形,且底部为倒锥形;
所述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均呈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离件的底部处于第二容器的下部,且呈倒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件的底部和第二容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隔离件的中心轴线处具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火山岩填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山岩填料的直径为2-3cm,孔隙率为45%-60%,填充率为75%-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隔离件的顶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装置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所述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高氨氮污水进入调节池内,向所述调节池内加入酸液或碱液,污水的PH值调节为7.5-8.5;
(A2)调节池输出的污水的小部分进入第一容器内,大部分进入第二容器和第一容器之间;经过处理的污水从第二容器底部的开口排出;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填料上附着脱氮菌;
(A3)排出第二容器的污水上升,沿着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之间上升,到达第二隔离件顶端上方的倾斜的第一隔离件和罐体之间,污水中的污泥沉淀;部分污水从出口排出,部分进入第二隔离件和罐体之间
(A4)第二隔离件和罐体之间的污水向下流,并从第二隔离件的开口向上流动;
在步骤(A2)-(A4)中,曝气模块工作,污水中溶解氧为1.0-1.5mg/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容器和第一隔离件之间的污水中污泥含量为8-1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10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