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40158.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3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口通道 板式换热器 换热板片 端口连接器 并排布置 换热流道 流体配置 流出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相互并排布置以形成换热流道的换热板片,延伸通过所述换热板片的至少一个端口通道、和与所述端口通道连接的端口连接器,所述端口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端口通道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通道。其中,至少两种流体配置成对应地分别从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通道的至少两个通道流入和/或流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空调、工业制冷、加热等领域,尤其涉及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对于板式换热器,通常冲压有四个端口。其中的两个端口用于一种工作流体,而另外的两个端口用于另一种工作流体。这样的做法存在以下不足或不利之处:
1)因为端口处的区域不能用于进行换热,故设置过多的端口减小了有效换热面积;
2)因为端口处的区域总是板式换热器中最薄弱的部分,故设置过多的端口会减小板式换热器的强度;
3)每个端口需要连接一个端口连接器,这导致了高的潜在泄漏风险和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相互并排布置以形成换热流道的换热板片,延伸通过所述换热板片的至少一个端口通道、和与所述端口通道连接的端口连接器,所述端口通道中的至少一个端口通道包括彼此间隔开的至少两个通道,
其中,至少两种流体配置成对应地分别从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通道的至少两个通道流入和/或流出。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通道的至少两个通道彼此阻隔开。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通道的至少两个通道通过凸缘、密封环或翻边桥彼此阻隔开。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凸缘或翻边桥是与所述换热板片一体的部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凸缘或翻边桥通过使所述换热板片在所述端口通道处的区域变形而形成。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通道的一个通道设置成包括围绕所述至少两个通道中的另一个通道的多个通孔的形式。
在一个示例中,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端口通道,用于至少两种流体的端口连接器位于板式换热器的同一侧或相对的两侧。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用于至少两种流体的端口连接器设置成环状形式;或者所述用于至少两种流体的端口连接器由同一个端口连接器被轴向分成两部分而形成。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用于至少两种流体的端口连接器位于板式换热器的相对的两侧,且是同轴的并且位于同一高度水平。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用于现有技术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结构布置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结构布置的示意图;
图3a和3b分别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结构布置的俯视图和截面视图,其中截面视图是沿着对应的俯视图中的带箭头的线切割而获得的;
图4a和4b分别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结构布置的俯视图和截面视图,其中截面视图是沿着对应的俯视图中的带箭头的线切割而获得的;
图5a和5b分别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连接器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6a、6b和6c分别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板式换热器的端口连接器的正视图、侧视图以及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未经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401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冷器用复合冷却管
- 下一篇:冷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