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假山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9348.1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E04G2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假山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景观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震假山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假山施工抗震要求不高,只注重假山的外部造型。假山石之间的连接靠石材的自重及少量的水泥砂浆勾缝完成。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
1.假山石凹凸不平,石块之间的连接面不大,只能靠小块刹石稳定,不能浇筑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差。
2.假山造型追求高低起伏丶曲折变化,施工规范无特定的防震丶防撞技术要求。
3.古建假山之前都建在庭院中且体量较小,供少数人游玩。近年在城市绿化工程中广泛运用,传统施工方法抗震性差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假山施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震假山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好假山石后,在造型面的背面间隔30cm用电钻钻直径14mm、深20cm的孔洞;(2)、用气泵吹干净石粉,在孔洞中灌入环氧树脂强力胶,揷入直径12mm的钢筋;(3)、按假山造型要求把假山石堆筑到位,假山石背面钢筋绑扎牢固,观赏面采用传统镶石手法把假山石之间的空档封堵住;(4)、用混凝土把假山石背后的空隙灌满,捣实,使假山石连成一体;(5)、剔除多余的混凝土。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与现有传统技术相比,本申请使结构的强度得到很大提高,特别在大型假山以及山洞假山的抗震烈度,保证了游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到图3,一种抗震假山施工方法,在假山施工过程中,增加假山石之间的钢性联结和浇注混凝土的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好假山石后,在造型面的背面间隔30cm用电钻钻直径14mm、深20cm的孔洞;(2)、用气泵吹干净石粉,在孔洞中灌入环氧树脂强力胶,揷入直径12mm的钢筋;(3)、按假山造型要求把假山石堆筑到位,假山石背面钢筋绑扎牢固,观赏面采用传统镶石手法把假山石之间的空档封堵住;(4)、用混凝土把假山石背后的空隙灌满,捣实,使假山石连成一体;(5)、剔除多余的混凝土。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9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石假山完工后的挑杆修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纸刻板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