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棉交织面料的染整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37529.0 申请日: 2016-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7059384B 公开(公告)日: 2020-07-03
发明(设计)人: 王文 申请(专利权)人: 宣城加特林机械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L4/13 分类号: D06L4/13;D06L4/12;D06M11/79;D06M13/432;D06M13/513;D06M15/647;D06M15/667;D06M16/00;D06P1/16;D06P1/52;D06P1/673;D06P3/854;D06M101/06;D06M101
代理公司: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代理人: 刘强;陈轩
地址: 2420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涤棉 交织 面料 染整 工艺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涤棉交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前处理,将涤棉交织面料依次进行煮漂、酶洗处理;S2、预定型,将棉交织面料进行预定型处理;S3、染色,将涤棉交织面料浸入染液中,浴比为1:10‑30,所述染液包括:活性染料1‑3%owf、稀土络合微胶囊化分散染料2‑5%owf、元明粉5‑15g/L、pH缓冲剂1.5‑3.5g/L、有机酚卤化物0.1‑0.3g/L、有机氟表面活性剂0.01‑0.05g/L;S4、后整理,将面料依次进行柔软、阻燃整理。本发明所述涤棉交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其不仅显著改善了面料的手感、弹性等性能,而且染色均匀,色牢度高,还色泽丰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染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涤棉交织面料的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纤维分为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指自然界存在和生长的、具有纺织价值的纤维,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化学纤维具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优点,广泛用于制造衣着织物、滤布、运输带、水龙带、绳索、渔网、电绝缘线、医疗缝线、轮胎帘子布和降落伞等。涤棉是一种复合纤维,包括化学纤维涤纶和天然纤维棉,同时具有涤纶和棉的特性,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领域的生产。

随着印染加工技术的进步及新型助剂的开发,对涤棉交织面料的染整加工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经过一般染整处理的涤棉交织面料的手感往往还是较硬,弹性和延展性较差,样式单调,人们在穿着这种面料制作的服装过程中,会有紧巴、伸缩不自由的感觉,而且一般的涤棉交织面料的印染性能较差,主要是由于涤棉交织面料中棉和涤两种纤维的属性差异,使其前处理及染整工艺较为复杂,尤其是棉涤两种纤维的染色均匀性难度较大,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经染整处理后的涤棉交织面料的穿着性能较差,美感不足。随着传统的涤棉交织面料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高质量产品是目前涤棉交织面料甚至服装生产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涤棉交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其不仅显著改善了面料的手感、弹性等性能,而且染色均匀,色牢度高,色泽丰满。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涤棉交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处理,将涤棉交织面料常温下浸轧工作液,二浸二轧,轧余率为60-90%,所述工作液包括:烧碱30-40g/L、双氧水10-15g/L、渗透剂1-5g/L、精炼剂8-12g/L、螯合分散剂1-5g/L,常温堆置10-15h后热洗,再浸入酶处理液中,30-60℃下处理30-80min,所述酶处理液包括:淀粉酶5-10g/L、果胶酶1-5g/L、纤维素酶0.01-5g/L、漆酶0-5g/L、尿素0.5-2.5g/L,50-100℃热洗后烘干;

S2、预定型,将经S1预处理后的涤棉交织面料进行预定型处理,定型时加入抗黄变剂8-10g/L,定型温度为150-160℃,车速为20-30m/min,超喂5-10%;

S3、染色,将经S2预定型后的涤棉交织面料浸入染液中,浴比为1:10-30,所述染液包括:活性染料1-3%owf、稀土络合微胶囊化分散染料2-5%owf、元明粉5-15g/L、pH缓冲剂1.5-3.5g/L、有机酚卤化物0.1-0.3g/L、有机氟表面活性剂0.01-0.05g/L,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45-55℃,保温8-12min,再以3-4℃/min的速率升温至135-145℃,保温35-45min,再隔离稀土络合微胶囊化分散染料续染15-25min,以1-2℃/min的速率降温至75-85℃,初水洗,皂洗,后水洗,烘干;

S4、后整理,将经S3染色后的涤棉交织面料依次进行柔软、阻燃整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加特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加特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7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