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摩托车手把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37375.5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8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赫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3/00 | 分类号: | B62J33/00;B62K1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023 重庆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把管本体 把手套 手把管 水冷摩托车 单向水流 隔片 发动机冷却液 热量传递 散热效率 水冷系统 手部 加热 手掌 摩托车 体内 驾驶 温暖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摩托车手把管,包括手把管本体,在该手把管本体的两端均套设有把手套,在所述手把管本体内设置有隔片,该隔片使所述手把管本体内形成单向水流通道。采用以上结构,较热的发动机冷却液流经手把管本体的单向水流通道,通过手把管本体将热量传递给把手套,实现对把手套进行加热,温暖驾驶员的手掌,从而保证了驾驶员的手部反应速度,提高了在冬季驾驶摩托车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冷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摩托车手把管。
背景技术
水冷散热系统的冷却效果好于风冷散热系统,其冷却均匀,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可以提高摩托车发动机的负载,因此,水冷散热系统多用在250毫升以上的大排量摩托车上,但近年有些125毫升的小排量摩托车也采用水冷的方式。水冷却实质上是在风冷却的基础上再加上水冷却,由散热器(水箱)、节温器、水泵、水管等构成。发动机冷却液在水泵的驱动下不断循环,经过散热器降温后回到发动机进行热交换,对发动机进行散热降温,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
现有的摩托车的把手通常不具有加热功能,使摩托车驾驶人员在寒冷天气情况下骑行时手掌僵硬,手部反应能力降低,从而降低了对摩托车的掌控能力,使驾驶摩托车具有较大的风险。极少部分的摩托车把手能够加热,其采用发热电阻加热的形式,其大大提高了摩托车电瓶的负载,降低了电瓶的使用寿命,同时增大了油耗。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把手套进行加热,并且不额外消耗能源的水冷摩托车手把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冷摩托车手把管,其要点在于:包括手把管本体,在该手把管本体的两端均套设有把手套,在所述手把管本体内设置有隔片,该隔片使所述手把管本体内形成单向水流通道。
采用以上结构,较热的发动机冷却液流经手把管本体的单向水流通道,通过手把管本体将热量传递给把手套,实现对把手套进行加热,温暖驾驶员的手掌,从而保证了驾驶员的手部反应速度,提高了在冬季驾驶摩托车的安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水冷系统的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在靠近所述手把管本体两端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导热翅片,该导热翅片均位于所述把手套内。采用以上结构,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能够实现对把手套快速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导热翅片与所述手把管本体一体成型。采用以上结构,使导热翅片与手把管本体的连接强度更高,导热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在所述手把管本体的两端均套设有绝缘导热套,该绝缘导热套嵌在所述把手套和手把管本体之间。采用以上结构,防止因漏水等情况造成把手套内的电气件短路,同时便于把手套的安装。
作为优选:在所述手把管本体的至少一端设有封堵排气塞,在该封堵排气塞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每个所述排气孔均可打开或关闭。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将手把管本体内的残余空气放空。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孔从外向内依次包括螺纹段和导通段,所述螺纹段的孔径大于所述导通段的孔径,在所述螺纹段上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密封螺栓。采用以上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既能保证对手把管本体的密封性能,又能便捷地实现将手把管本体内的残余空气放空。
作为优选:在所述手把管本体上设置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进水接头位于所述单向水流通道的进水端,所述出水接头位于所述单向水流通道的出水端,在所述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上均套有O形密封圈。采用以上结构,既便于安装进水管和出水管,又能保证其连接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在两个把手套之间的所述手把管本体上套设有隔热套。采用以上结构,防止因手把管本体温度过高而烫伤驾驶员。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导热套采用导热硅胶材料。采用以上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热和绝缘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赫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赫皇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37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两轮车型强韧性防鼓风车棚
- 下一篇:跨骑式车辆的气液分离器配置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