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电子锁及开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9969.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姚海强;张进滨;姚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电子锁 开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FID电子锁及开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电子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电子锁,其使用方便,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新能源交通发展迅速,尤其是电动汽车,其数量增长迅速。电动汽车的充电场所多为户外,如户外的停车场、充电站/桩。电动汽车的操作者为任意驾车人,因此要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电子锁目前已经应用到电动汽车上,可以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将充电枪锁住,但在已经面市的电动汽车中,电子锁在安全性上还不够高,现有的电子锁,采用密钥进行加密,在个人计算机对密钥进行破解,平均计算量约为5660亿次,耗时2小时以上就可能破解电子锁的密钥。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电子锁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电子锁及开锁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RFID电子锁,包括:
RFID读卡器、锁处理器、第一开锁控制模块和第一级锁,所述RFID读卡器与所述锁处理器连接,所述锁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开锁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锁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级锁连接,其中:
所述RFID读卡器用于获取电子钥匙的RFID芯片信息,并将所述RFID芯片信息发送至所述锁处理器;
所述锁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RFID芯片信息,在判断获知所述RFID芯片信息验证通过之后,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发送第一开锁信息至所述第一开锁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开锁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锁信息打开第一级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RFID电子锁的开锁方法,包括:
RFID读卡器获取电子钥匙的RFID芯片信息,并将所述信息发送至锁处理器;
所述锁处理器接收所述RFID芯片信息,若判断获知所述RFID芯片信息验证通过,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发送第一开锁信息至第一开锁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开锁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开锁信息打开第一级锁。
本发明提供的RFID电子锁及开锁方法,由于能够在开锁时进行延时处理,增加了RFID电子锁的破解难度,从而提高了RFID电子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RFID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RFID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电子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RFID电子锁的开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RFID电子锁的开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RFID读卡器;2-锁处理器;
3-第一开锁控制模块;4-第一级锁;
5-密码接收模块;6-第二开锁控制模块;
7-第二级锁。8-钥匙部分;
9-键盘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RFID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RFID电子锁包括:RFID读卡器1、锁处理器2、第一开锁控制模块3和第一级锁4,RFID读卡器1与锁处理器2连接,锁处理器2与第一开锁控制模块3连接,第一开锁控制模块3与第一级锁4连接,其中:
RFID读卡器1用于获取电子钥匙的RFID芯片信息,并将所述RFID芯片信息发送至锁处理器2;锁处理器2用于接收所述RFID芯片信息,在判断获知所述RFID芯片信息验证通过之后,延时第一预设时间发送第一开锁信息至第一开锁控制模块3;第一开锁控制模块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锁信息打开第一级锁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群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配电箱门锁
- 下一篇:一种闸机控制系统以及闸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