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820.3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潘志勇;林凯;杨扬;杨鹏;李孝军;龙岩;娄琦;宋成立;余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接头 两重密封 内螺纹接头 外螺纹接头 宽螺纹 油井管 主密封 形变 螺纹 锥面 抗扭矩能力 密封可靠性 缝隙腐蚀 钩形螺纹 球面密封 生产效率 楔形螺纹 压缩载荷 轴向拉伸 锥面密封 传统的 抗扭矩 顶台 台肩 柱面 装配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包括装配在一起的外螺纹接头和内螺纹接头,所述外螺纹接头和内螺纹接头的螺纹为钩形变齿宽螺纹,螺纹接头的主密封由两重密封构成,两重密封包括一组锥面/锥面密封和一组柱面/球面密封,螺纹接头无台肩;采用钩形变齿宽螺纹,所有螺纹均能承担抗扭矩作用,螺纹接头抗扭矩能力大大提高,同时螺纹接头能承受大的轴向拉伸和压缩载荷;主密封由两重密封构成大大增强了螺纹接头的密封可靠性,保证了螺纹接头苛刻工况下服役的安全性;不采用传统的对顶台肩,避免了接头服役过程中发生缝隙腐蚀的可能;与楔形螺纹比较,本发明涉及的钩形螺纹加工简单,生产效率高,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探、开发和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
背景技术
石油行业使用的油管和套管螺纹主要是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美国石油学会)标准圆螺纹和API标准偏梯形螺纹。API圆螺纹承载能力差,在轴向拉伸载荷作用下接头容易发生滑脱失效,API偏梯形螺纹密封性能差,气体容易发生泄漏,所以普通的API标准螺纹接头无法满足高压气井的要求。
为提高复杂工况条件下螺纹接头的密封性能,众多特殊螺纹接头被设计和开发出来。主流特殊螺纹接头设计有扭矩台肩和金属/金属密封面,密封面形式主要采用锥面/锥面和锥面/球面形式,在中径线上的螺纹齿宽和齿槽宽相等。此类特殊螺纹接头具有较高的抗扭矩能力和较强的密封性能,螺纹只起连接作用,不承担扭矩,另外螺纹接头在轴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密封性能会降低,所以高扭矩和高轴向载荷工况下此类螺纹接头已不适用。国际上流行的楔形变齿宽特殊螺纹接头外螺纹端部设计有密封面,所有螺纹承担连接的同时承受扭矩作用。此类特殊螺纹接头台肩处不接触,由于环向间隙的存在,气体或液体流动过程中会产生缝隙腐蚀。另外,外螺纹端部的密封面在运输和上扣过程中有可能意外受到损伤而降低了螺纹接头的密封可靠性。此外该类螺纹接头精度非常高,而且楔形螺纹难于加工,所以螺纹加工效率低,费用高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解决现有螺纹接头抗扭矩能力差和容易发生泄漏的问题,提高螺纹接头在高温高压苛刻工况下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井管特殊螺纹接头,包括装配在一起的外螺纹接头和内螺纹接头,所述外螺纹接头和内螺纹接头的螺纹为钩形变齿宽螺纹,螺纹接头的主密封由两重密封构成,两重密封包括一组锥面/锥面密封和一组柱面/球面密封,螺纹接头无台肩。
进一步,所述外螺纹接头的外螺纹包含有完整螺纹与非完整螺纹,所述内螺纹均为完整螺纹;所述锥面/锥面密封位于外螺纹完整螺纹与非完整螺纹过渡部位,所述锥面/锥面密封的密封面锥度为1:(12~15)。
进一步,所述柱面/球面密封位于外螺纹接头端部配合处,所述柱面/球面密封的柱面位于外螺纹接头上、球面位于内螺纹接头上。
进一步,外螺纹齿宽和外螺纹齿槽宽渐变,外螺纹齿宽沿外螺纹接头端部向内逐渐变小,外螺纹齿槽宽沿外螺纹接头端部向内逐渐变大。
进一步,内螺纹齿宽和内螺纹齿槽宽渐变,内螺纹齿宽沿内螺纹接头端部向内逐渐变小,内螺纹齿槽宽沿内螺纹接头端部向内逐渐变大。
进一步,螺纹接头中径线锥度为1:(10~18)。
进一步,外螺纹螺距和内螺纹螺距相等,外螺纹和内螺纹为一英寸4牙螺纹,即螺距P为6.35mm。
进一步,螺纹齿顶高和齿底高相等,螺纹齿高比API偏梯形螺纹齿高大0.05~0.1mm。
进一步,外螺纹齿顶导向侧圆角半径为0.4mm,内螺纹齿底导向侧圆角半径为0.2mm,螺纹其它圆角半径与API偏梯形螺纹圆角半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自动卸载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井刮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