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式-石竹稀作为黒肩绿盲蝽引诱剂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325.2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华红霞;刘思仪;赵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27/00 | 分类号: | A01N27/0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盛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诱 石竹 行为反应 引诱剂 反式 正己烷溶解 成虫 田间 水稻害虫 田间试验 无水乙醇 石蜡油 嗅觉仪 虫态 母液 网室 雄虫 天敌 室内 调控 试验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反式‑石竹稀作为黒肩绿盲蝽引诱剂的应用,反式‑石竹稀用无水乙醇配成母液,石蜡油或正己烷溶解后用于田间,浓度10‑10000ppm作为黒肩绿盲蝽引诱剂。通过Y型嗅觉仪测定两性成虫的行为反应,确定浓度为50ppm时,对雄虫的引诱率达36.67%;H型嗅觉仪测定若蝽的行为反应,确定浓度为50ppm时,引诱率达48.65%。网室试验,确定浓度为500ppm时,引诱率达65.84%。田间试验,确定浓度10000ppm时,对若蝽的引诱率达37.16%,对成蝽引诱率达20.74%。本发明确定反‑石竹稀能运用在田间可引诱黒肩绿盲蝽,加强对天敌的调控,控制水稻害虫虫口密度。也可在室内调节各虫态的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式-石竹稀作为黒肩绿盲蝽引诱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黑肩绿盲蝽是水稻田间重要的天敌昆虫,主要以飞虱和叶蝉为生,最喜飞虱,在田间取食褐飞虱卵比率达30%-70%(Zhou,1986),一天能取食7.5-10.2头褐飞虱(Reyes,1975)。有研究报告,在飞虱密度较高的小区黑肩绿盲蝽表现出聚集反应,但其对褐飞虱的捕食率与飞虱密度无关,而在蝽:虱数量比达到1:1,1:8,20:1时,蝽可以在没有化学农药的条件下,控制飞虱虫口密度(Tanangsnakool,1975)。黑肩绿盲蝽对化学农药敏感,吡蚜酮等化学农药影响其觅食能力和对水稻害虫的控制力度(Zhang et al.,2015)。并且暂时没有找到对黑肩绿盲蝽安全的化学农药和施药方式。因此有研究学者针对黑肩绿盲蝽引诱剂展开了研究,主要进行了水稻挥发物的提取和找寻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单体(Cheng,2001),但并没有找到能够运用到田间的引诱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运用在田间,加强对天敌的调控作用,从而控制水稻害虫虫口密度的反式-石竹稀作为黒肩绿盲蝽引诱剂的开发与应用。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反式-石竹稀在无水乙醇中溶解至10000ppm,用石蜡油或正己烷稀释至浓度10ppm—10000ppm时,作为黒肩绿盲蝽引诱剂。
本发明通过Y型嗅觉仪测定反式-石竹稀对黑肩绿盲蝽成虫的行为反应,确定反式-石竹稀在浓度为500ppm时,对黒肩绿盲蝽雄虫的引诱率达36.67%;H型嗅觉仪测定黑肩绿盲蝽对反式-石竹稀的行为反应,确定反式-石竹稀在浓度50ppm时,对黒肩绿盲蝽若蝽所得引诱率达48.65%。网室试验,确定浓度为500ppm时,对黒肩绿盲蝽的引诱率达64.84%。田间试验,确定在浓度为10000ppm时,对黒肩绿盲蝽若蝽的引诱率达37.16%,对黒肩绿盲蝽成蝽引诱率达20.74%。
由本发明可确定反式-石竹稀能够引诱运用在田间引诱黒肩绿盲蝽,从而加强对天敌的调控作用,控制水稻害虫虫口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使用的H型嗅觉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用Y型嗅觉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Y型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网室试验模式图,
图5是网室试验诱芯悬挂模式图,
图6是网室试验操作图;
图7是对黒肩绿盲蝽引诱效果测定田间实验小区分布图,
图8是诱芯结构示意图,
图9是诱芯具体悬挂和查虫位置图;
图10是对黒肩绿盲蝽若蝽的引诱活性图,
图11是对黒肩绿盲蝽两性成蝽的引诱效果测试结果图,
图12是网室实验对黒肩绿盲蝽引诱效果测定结果图,
图13是田间不同取样时间黒肩绿盲蝽成蝽的虫量变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