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征信数据查询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9141.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翔;胡文彬;刘祥涛;赵彦晖;孙淏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16/953;G06F21/60;H04L9/3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查询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征信数据查询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发起的征信查询授权请求;利用征信查询授权请求,生成并保存分别与各个征信系统一一对应的授权凭证,得到相应的授权凭证集;若检测到针对目标用户的征信数据查询请求,则将授权凭证集发送至区块链服务器;从区块链服务器中获取与授权凭证集中的每份授权凭证相对应的征信数据,得到相应的征信数据块;其中,每份授权凭证对应的征信数据均来源于与该授权凭证对应的征信系统。本申请提升了征信数据的查询效率。另外,本申请还相应公开了一种征信数据查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征信查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征信数据查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银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时候,需要查询用户的征信数据,对用户的贷款信用和资质进行评估。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需要用户进行征信查询授权,银行才可进行征信数据的查询。
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银行在对个人的征信数据进行查询时,个人是通过提供授权文件扫描件等电子文档的形式来进行征信查询授权,银行在对企业的征信数据进行查询时查询,企业是以纸质授权的形式来进行征信查询授权。
由上可知,目前的授权方式中,依然采用比较传统的书面协议的实现方式,从而导致了在保存、整理以及确认授权文件方面均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使得征信数据的查询效率非常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何提高征信数据的查询效率是目前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征信数据查询方法及系统,提高了征信数据的查询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征信数据查询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发起的征信查询授权请求;
利用所述征信查询授权请求,生成并保存分别与各个征信系统一一对应的授权凭证,得到相应的授权凭证集;
若检测到针对所述目标用户的征信数据查询请求,则将所述授权凭证集发送至区块链服务器;
从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授权凭证集中的每份授权凭证相对应的征信数据,得到相应的征信数据块;其中,每份授权凭证对应的征信数据均来源于与该授权凭证对应的征信系统。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授权凭证集发送至区块链服务器的过程,包括:
通过银行的信贷业务系统,直接将所述授权凭证集发送至所述区块链服务器;
相应的,所述从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授权凭证集中的每份授权凭证相对应的征信数据,得到相应的征信数据块的过程,包括:
将所述区块链服务器接收到的所述授权凭证集中的每份授权凭证分别发送至相应的征信系统;
分别接收每个征信系统在获取到相应的授权凭证后返回的征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每份征信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第一征信数据块;
将所述第一征信数据块链接至位于所述区块链服务器中的目标区块链;
将所述第一征信数据块从所述目标区块链中提取出来,并将提取到的所述第一征信数据块发送至所述信贷业务系统。
可选的,所述分别接收每个征信系统在获取到相应的授权凭证后返回的征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每份征信数据进行合并,得到第一征信数据块的过程,包括:
分别接收每个征信系统在获取到授权凭证后返回的经过加密的征信数据,得到N份加密后征信数据;其中,每份加密后征信数据均为相应的征信系统利用从所述目标区块链的合约层中获取到的银行公钥,对相应的未经加密的征信数据进行加密后得到的数据,N值与征信系统的总数相一致;
对接收到的所述N份加密后征信数据进行合并,得到所述第一征信数据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91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