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8910.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丁楠;戚东涛;李厚补;邵晓东;蔡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6;G01N3/5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柔性 立管铠装 层层 磨损 试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万能试验机(1)、下试验机夹具(2)、下试样夹具(3)、上试样夹具(5)和上试验机夹具(6);其中,
工作时,测试试样(4)夹持在下试样夹具(3)和上试样夹具(5)之间,且下试样夹具(3)被夹持在万能试验机(1)的下试验机夹具(2)上,上试样夹具(5)被夹持在万能试验机(1)的上试验机夹具(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试样夹具(3)上设置有下夹持柄(301),上试样夹具(5)上设置有上夹持柄(501),下试样夹具(3)通过下夹持柄(301)被夹持在万能试验机(1)的下试验机夹具(2)上,上试样夹具(5)通过上夹持柄(501)被夹持在万能试验机(1)的上试验机夹具(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试样夹具(3)和上试样夹具(5)均包括可拆卸且配合使用的第一试样夹具(9)和第二试样夹具(10),第一试样夹具(9)和第二试样夹具(10)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测试试样(4)的试样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试样夹具(9)和第二试样夹具(10)上均开设有螺纹孔(9),且第一试样夹具(9)和第二试样夹具(10)之间通过设置在螺纹孔(9)处的紧固螺栓(7)连接在一起。
5.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试验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试样准备:使用拉伸铠装层的装甲线制取平直的样条作为测试试样(4);
2)试样组装:将测试试样(4)等分为2组,每组测试试样(4)紧密排列且端部平齐,两组测试试样(4)交叉重叠,轴向交叉角度等于柔性立管内铠甲线的实际层间缠绕夹角,将组合后的测试试样(4)的一侧端部夹持在下试样夹具(3),将组合后的测试试样(4)的另一侧端部夹持在上试样夹具(5)内,且每组测试试样(4)的铺设方向同此轴向的夹角相同;
3)试样安装:控制万能试验机(1),使下试验机夹具(2)和上试验机夹具(6)分别夹紧对应的下试样夹具(3)和上试样夹具(5);
4)设备准备:控制万能试验机(1),施加500N的预紧拉伸力,确保各处夹持良好,载荷清零;
5)开始试验:控制万能试验机(1),采用力值控制模式,以速率v1匀速增加拉伸载荷至F1,保载时间t1,而后以速率v2匀速减小拉伸载荷至F2,保载时间t2,此为一个加载循环,而后重复加载循环直至试验周期规定的循环次数N,其中F1和F2不超过管道设计的轴向拉伸载荷,且F1>F2;
6)试验终止:完成试验周期的循环次数后,控制万能试验机(1),慢速卸除拉伸载荷至0N,松开下试验机夹具(2)和上试验机夹具(6),拆下带有下试样夹具(3)和上试样夹具(5)的测试试样(4),取下测试试样(4);
7)试验结果:使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每根测试试样(4)中部的磨损情况,截取测试试样(4)中部叠合部分,称量质量并同标准质量对比,计算质量损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柔性立管铠装层层间磨损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下试样夹具(3)上设置有下夹持柄(301),上试样夹具(5)上设置有上夹持柄(501),夹持时,要求下夹持柄(301)和上夹持柄(501)的轴心同下试验机夹具(2)和上试验机夹具(6)的轴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89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