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叶轮式风力抽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8181.9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波;时国荣;柯善猛;邢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船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轮 风力 抽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轮式风力抽风装置,包括动力叶轮组件、动力轴前轴承、动力轴后轴承、动力风道、抽风叶轮组件、抽风轴上轴承、抽风轴下轴承、抽风风道,在所述叶轮式风力抽风装置工作时,动力风通过动力进风口进入所述动力风道,驱动所述动力叶轮组件做旋转运动,所述动力叶轮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抽风叶轮组件的第二圆锥齿轮,从而使所述抽风叶轮组件做旋转运动抽出舱室的空气,故而本发明能够利用船舶航行时产生的风力,在不消耗额外能量的前提下,实现相关舱室的抽风。该装置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可用于对船舶舱室进行抽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造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式风力抽风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海上航行的工具,是运输物资的重要渠道。
但是海洋环境多变,故而要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船舶的设计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目前的船舶除了在硬件结构方面有要求之外,为了还要考虑到船舶舱室的通风作用。
为了使船舶的舱室通风,目前的做法是:利用船用百叶窗对相关舱室进行自然通风,或使用电动风机进行舱室机械抽风。
但是,利用百叶窗形式的通风效果不佳,故而很多船舶都选用电动风机进行舱室机械抽风的方式来进行通风,但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通风,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这在没有电力持续供应的船舶上运作起来非常不便。
故而,目前的通风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叶轮式风力抽风装置,以解决目前的通风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轮式风力抽风装置,包括:动力叶轮组件、动力轴前轴承、动力轴后轴承、动力风道、抽风叶轮组件、抽风轴上轴承、抽风轴下轴承、抽风风道;
其中,所述动力轴前轴承、所述动力轴后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动力风道的内壁上;所述动力叶轮组件通过所述动力轴前轴承和所述动力轴后轴承支撑;
所述动力叶轮组件包括:动力叶轮、动力叶轮轴、第一圆锥齿轮;所述动力叶轮位于所述动力风道的动力进风口,所述动力叶轮轴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叶轮,所述动力叶轮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动力轴前轴承、所述动力轴后轴承,然后和第一圆锥齿轮连接;
其中,所述抽风轴上轴承、所述抽风轴下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抽风风道的内壁上;所述抽风叶轮组件通过所述抽风轴上轴承和所述抽风轴下轴承支撑;
所述抽风叶轮组件包括:抽风叶轮、抽风叶轮轴、第二圆锥齿轮;所述抽风叶轮位于所述抽风风道的抽风进风口,所述抽风叶轮轴的一端连接所述抽风叶轮,所述抽风叶轮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设过所述抽风轴下轴承、所述抽风轴上轴承,然后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相互啮合;
其中,在所述叶轮式风力抽风装置工作时,动力风通过动力进风口进入所述动力风道,驱动所述动力叶轮组件做旋转运动,所述动力叶轮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抽风叶轮组件的第二圆锥齿轮,从而使所述抽风叶轮组件做旋转运动,进而实现所述抽风叶轮组件的抽风作用。
优选的,所述动力轴前轴承包括第一圆柱滚子轴承和第一轴承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柱滚子轴承;
所述动力叶轮轴的另一端穿设过所述第一圆柱滚子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支架固定在所述动力风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动力轴前轴承和所述动力轴后轴承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动力风道包括所述动力进风口、第一通风通道、动力出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船船舶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船船舶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8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