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7193.X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甑知娅;张前进;王兆成;黄盛怡;李缓;范龙惠;马元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合肥云道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30 | 代理人: | 陈兰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叶绿素 荧光 测定 暗适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活体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包括暗适应布套、支架、密封带、固定带和卡扣,暗适应布套由褶皱布制成,褶皱布由外层锡箔纸和内层黑绒布制成,拉伸暗适应布套扩大暗适应布套内的体积,暗适应布套内侧设有支架固定通道,支架为PP材质的塑料条,支架穿过支架固定通道并且撑起暗适应布套,支架两端均穿过卡扣,移动卡扣控制支架范围;密封带位于暗适应布套的开口处,将开口密封,固定带固定在支架两端上,支架利用固定带固定在植物枝干上,本发明可以根据叶片大小,拉伸暗适应布套的长度,能够解决对于不同形状、大小的叶片暗适应的需要;具有不损伤叶片,材质轻盈,安装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活体叶绿素荧光测定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
背景技术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重要器官,叶绿素荧光作为光合作用研究的探针,反映光能的吸收、激发能传递和光化学反应等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过程,与电子传递、ATP合成、CO2固定等过程密切相关,在植物光合作用、植物胁迫生理、水生生物学、遥感等方面应用广泛。特别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叶绿素荧光测定在明确植物应对温度升高、降水格局变化、N沉降等响应的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对于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分为两类:一类是纸质硬片夹,另一类为塑料器皿。这两类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根据植物叶片特征来进行调节,而且重量较大,容易拉断叶柄,破坏植物叶片结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既便捷又不破坏叶片的专业化的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针对这个问题,发明了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不同植物叶片的暗适应需求,保证叶片结构完整性,具有低成本、实用性强和使用便捷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活体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能够有效达到叶片对暗环境的需求且不破坏植物的叶片,能够简单高效的完成叶绿素荧光测定暗适应的全过程并用于准确测定光合作用的方面的研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叶绿素荧光测定的暗适应装置,包括暗适应布套、支架、密封带、固定带和卡扣,暗适应布套由褶皱布制成,暗适应布套内侧设有支架固定通道,支架为PP材质的塑料条,支架穿过支架固定通道并且撑起暗适应布套,支架两端均穿过卡扣,移动卡扣控制支架范围,密封带位于暗适应布套的开口处,将开口密封,固定带固定在支架两端上。
进一步的,褶皱布由外层锡箔纸和内层黑绒布制成,拉伸暗适应布套扩大暗适应布套内的体积。
进一步的,密封带与固定带均为双面粘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叶片大小,拉伸暗适应布套的长度,对于不同形状、大小的叶片能使用;利用固定带固定在植物枝干上,不会损伤叶片;材质轻盈,安装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暗适应布套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暗适应布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7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组件的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臭氧发生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