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酯-聚乙烯双组份纤维用着色母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225918.1 申请日: 2016-12-27
公开(公告)号: CN106751582B 公开(公告)日: 2019-05-24
发明(设计)人: 彭志远;薛燕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菲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67/02 分类号: C08L67/02;C08L27/12;C08L83/04;C08L23/08;C08K5/098;B29C48/60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李小华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着色母料 聚乙烯 双组份纤维 特性粘度 聚酯 制备 化学纤维 生产效率 着色效果 防粘剂 可纺性 偶联剂 稳定剂 防粘 停机 热轧 颜料 织布 生产成本 配方 清洁 合法 生产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聚乙烯双组份纤维用着色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轧粘合法生产非织布的化学纤维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着色母料包括PET载体40~50份,防粘剂0.5~1份,颜料50~70份,稳定剂0.5~1份,偶联剂0.5~1份;所述PET载体包括特性粘度为0.60~0.62dL/g的PET载体A,特性粘度为0.64~0.66dL/g的PET载体B,本发明通过对原料的选择以及配方的特定设计,在着色母料着色效果及可纺性的同时,实现了防粘功能,减少了停机、清洁、换网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尤其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色母料,尤其涉及一种聚酯-聚丙烯双组份纤维用着色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轧粘合法生产非织布的化学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酯(PET)纤维是世界合成纤维“五大纶”之一,俗称涤纶。产量居合成纤维之首位。涤纶具有许多优良的纺织性能和服用性能,用途广泛,可以纯纺织造,也可与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和其他化学纤维混纺交织,制成花色繁多、坚牢挺括、易洗易干、免烫和洗可穿性能良好的仿毛、仿棉、仿丝、仿麻织物。涤纶织物适用于男女衬衫、外衣、儿童衣着、室内装饰织物和地毯等。由于涤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性,也可用作絮棉。在工业上高强度涤纶可用作轮胎帘子线、运输带、消防水管、缆绳、渔网等,也可用作电绝缘材料、耐酸过滤布和造纸毛毯等。用涤纶制作无纺织布可用于室内装饰物、地毯底布、医药工业用布、絮绒、衬里等。色母料用于PET切片熔融纺丝,用量极大。

以PET为芯材的PET/PE双组份纤维是广泛用于妇、婴卫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医用卫生护垫等的热轧黏合成非织布的纤维,为了保证分散性,该纤维完全是用相应的母料着色。

由于熔融喷丝工艺温度高、速度快、丝径极细(单根小于1μm),因此对着色母料的要求很高。国内生产的母料用于喷丝,经常出现喷丝板堵塞、断丝多、喷丝板换板周期短,丝在喷丝过程中变色,纤维在油剂中,日光变色等技术问题。因此,现在国内企业基本上使用进口色母料着色。

使用进口的着色母料不断丝,虽然解决了着色问题,但现在PET/PE双组份纤维在热轧黏合成布过程中,仍然存在纤维粘网、粘辊,致使频繁停机清洁、甚至换网,生产效率下降,产品质量不易控制,维护成本高,经济效益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解决PET-PE双组分纤维生产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PET-PE双组分纤维使用的着色母料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造成的生产、维护成本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聚脂-聚乙烯双组份纤维用着色母料,通过对载体树脂、颜料等的特定选择,实现了不仅母料着色效果好,喷丝流畅不断丝,喷丝板换板周期长的目的,还赋予了纤维防粘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酯-聚乙烯双组份纤维用着色母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PET载体40~50份,防粘剂0.5~1份,颜料50~70份,稳定剂0.5~1份,偶联剂0.5~1份;所述PET载体包括特性粘度为0.60~0.62dL/g 的PET载体A,特性粘度为0.64~0.66dL/g的PET载体B。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PET载体为纤维级PET粉料,熔点范围为255~265℃,水分含量≤0.1%,细度为20~30目。

进一步地,所述防粘剂为PPA,每份所述PPA包括氟树脂0.04份,载体甲0.2~0.4份,载体乙0.6~0.8份,硬脂酸盐0.01份。

所述颜料为金红石钛白粉、镉黄、群青、钴兰、酞菁蓝、酞菁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颜料的平均粒径为0.15~0.18μm。

所述颜料为在1400目滤网条件下,压滤值≤0.03Bar/g的颜料。

所述稳定剂为硬脂酸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菲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菲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5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