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挖掘机功率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3885.7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9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韦建宁;应伟建;刘祥彪;刘健;杨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挖掘机 功率 控制系统 | ||
1.一种液压挖掘机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液压泵、辅助控制阀(4)和多路阀(5),所述液压泵包括斜盘式柱塞泵(20)和功率调节器(21);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斜盘式柱塞泵(20)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斜盘式柱塞泵(20)的泵吸油口(B1)和泄油口(Dr1)均与第一油箱(3)相连接;所述功率调节器(21)包括推杆活塞(210)、阀芯(211)以及阀芯(211)上的弹簧(212);
所述斜盘式柱塞泵(20)的第一出油口(C1)分别与所述多路阀(5)的第一进油口(A1)、辅助控制阀(4)的第一进油孔道(P1)和推力活塞(210)的第一活塞口(a1)相连通;所述斜盘式柱塞泵(20)的第二出油口(C2)分别与所述多路阀(5)的第二进油口(A2)、辅助控制阀(4)的第二进油孔道(P2)和推力活塞(210)的第二活塞口(a2)相连通;
所述第一出油口(C1)和第二出油口(C2)通过梭阀(202)相连通,所述梭阀(202)的出油口(D1)分别与所述阀芯(211)的阀芯进油口(a3)和斜盘式柱塞泵(20)上推力活塞(201)的右端相连通;所述阀芯(211)的阀芯出油口(a4)与所述斜盘式柱塞泵(20)上推力活塞(201)的左端相连通;
所述辅助控制阀(4)的出油孔道(A)与所述推杆活塞(210)的第三活塞口(ac)相连通;所述辅助控制阀(4)的回油孔道(T)与第二油箱(6)相连接;
所述功率调节器(21)的压力调节平衡式为:Pac+(Pa1+Pa2)/2≦Fa,其中Pac为第三活塞口(ac)的压力,Pa1为第一活塞口(a1)的压力,Pa2为第二活塞口(a2)的压力,Fa为阀芯(211)上弹簧(212)的弹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挖掘机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控制阀(4)包括阀体(41)、梭阀组件和压力调节组件,所述阀体(41)包括由内部孔道构成的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包括进油区、压力调节区和油路通断区;
所述进油区包括第一进油孔道(P1)、所述第二进油孔道(P2)、汇流通道(B)和出油通道(b),所述第一进油孔道(P1)、第二进油孔道(P2)与所述汇流通道(B)相连通,所述汇流通道(B)与所述出油通道(b)相连通;
所述梭阀组件包括梭阀阀芯(42)、钢珠(44)和限位接头(45),所述梭阀阀芯(42)中心由左向右依次连通设置有进油光孔、内腔和内螺纹孔,所述内腔的左侧呈光滑锥面结构,所述内腔的圆柱面上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钢珠(44)位于所述梭阀阀芯(42)的内腔处;所述限位接头(45)的左端设置有左外螺纹,中心设置有导通所述限位接头(45)两端的内孔,所述限位接头(45)内孔的左端孔口呈光滑锥面结构,所述限位接头(45)通过所述左外螺纹螺纹连接与所述梭阀阀芯(42)的内螺纹孔处;所述梭阀阀芯(42)的进油光孔的内径和限位接头(45)的内孔的内径均小于所述钢珠(44)的直径;
所述梭阀组件安装于所述汇流通道(B)内,所述梭阀阀芯(42)的进油光孔与所述第一进油孔道(P1)相连通,所述限位接头(45)的内孔与所述第二进油孔道(P2)相连通,所述梭阀阀芯(42)内腔圆柱面上的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出油孔道(b);
所述压力调节区包括压力调节孔道(C),所述压力调节孔道(C)的两端贯通所述阀体(4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压力调节孔道(C)内安装有所述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阀芯隔套(47)、调节弹簧(48)、调压阀芯(410)和第一堵头(417),所述压力调节孔道(C)的左端和右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堵头(417)和阀芯隔套(47)堵塞;
所述调压弹簧(48)的左端顶住所述调压阀芯(410)的右端,所述调压弹簧(48)的右端顶住所述阀芯隔套(47),所述调压阀芯(410)的左端顶住所述第一堵头(417);所述调压阀芯(410)的圆柱面与所述压力调节孔道(C)的内表面形成有进油腔(c)和出油腔(d),所述进油腔(c)与所述出油腔(d)相连通,所述进油腔(c)与所述出油孔道相连通(b);
所述调压阀芯(410)由左端中心沿轴向设置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孔口呈光滑锥面结构,所述调压阀芯(410)的圆柱面上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通油孔和压力调节孔道(C);
所述油路通断区包括进油通道(g)、油路通断孔道(D)、出油孔道(A)和回油通道(T),所述进油通道(g)与所述出油腔(d)相连通,所述进油通道(g)与所述油路通断孔道(D)相连通;所述油路通断孔道(D)处安装有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与所述油路通断孔道(D)形成油路通断内腔(P3);所述电磁换向阀失电时,所述进油通道(g)与所述油路通断内腔(P3)断开,所述油路通断内腔(P3)与所述回油通道(T)相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得电时,所述进油通道(g)与所述油路通断内腔(P3)相连通,所述油路通断内腔(P3)与所述回油通道(T)断开,所述油路通断内腔(P3)与所述出油孔道(A)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38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