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2791.8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1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娟;林雨雷;张志华;李雨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江舟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测试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信号生成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动态终端模拟墙,其中,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测试信号;信号转换模块,与信号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预设的测试信号将第一测试信号转换为第二测试信号,并将第二测试信号映射到动态终端模拟墙上;动态终端模拟墙,与信号转换模块连接,动态终端模拟墙包括第一数量的测试探头,第一数量的测试探头中与第二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数量的测试探头根据第二测试信号模拟经历测试信道后的终端信号。采用上述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Massive MIMO基站的性能进行测试的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对Massive MIMO基站的性能进行测试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站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空中下载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ver-the-AirTechnology,简称为MIMO OTA)测试是以多探头法为基础,通过将信道模拟器连接到一个多天线阵列,从而在被测物周围可重复地模拟产生出真实复杂的无线信道环境,并测量无线终端设备相关能力的测试。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多探头法MIMO OTA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MIMOOTA测试系统包括暗室外的设备,以及暗室内的测量天线环。天线环上均匀布置N个测试探头,通过暗室外系统的配合,能够模拟出不同的信道场景(如城市宏小区、城市微小区、乡村宏小区等),用于测量被测物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
而对于Massive MIMO基站的测试,使用多探头法MIMO OTA测试系统测试MassiveMIMO基站,具有以下问题:
首先,测试区域不够大。多探头法测试系统中,测试区域大小为1倍波长。即在常规的通信频段700M—6G范围内,测试区域的直径最大为66厘米(450M频点),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即测试区域越小。而massive基站的尺寸常规均接近1米。
其次,被测物到测量天线的距离不容易满足。Massive MIMO基站测试要求被测物到测量天线间的距离至少为6米。而在多探头方案中,要达到6米的测试距离,测暗室的直径至少需要13米。这对暗室建造是很大的挑战,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
此外,测量探头数目不够,不能够模拟波束赋形。Massive MIMO基站的波束赋形功能验证,需要精确模拟出多个不同来波方向信号。而在多探头方案中,测量探头仅为水平环上的一组探头,无法模拟出垂直面上的信号角度。
以上这些问题就导致了现有技术中对Massive MIMO基站的性能进行测试时无法满足测试条件,使得测试效率很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Massive MIMO基站的性能进行测试的效率低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测试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Massive MIMO基站的性能进行测试的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测试系统,包括:信号生成模块、信号转换模块和动态终端模拟墙,其中,所述信号生成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测试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测试信号用于模拟预设的测试信号,所述预设的测试信号用于对待测试基站进行测试;所述信号转换模块,与所述信号生成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预设的测试信号将所述第一测试信号转换为第二测试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映射到所述动态终端模拟墙上;所述动态终端模拟墙,与所述信号转换模块连接,所述动态终端模拟墙包括第一数量的测试探头,所述第一数量的测试探头中与所述第二测试信号对应的第二数量的所述测试探头根据所述第二测试信号模拟经历测试信道后的终端信号。
可选地,所述基站测试系统还包括:测试暗室,其中,所述测试暗室内布置了所述动态终端模拟墙和所述待测试基站,所述测试暗室用于为所述基站测试系统提供无反射、无干扰的测试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2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时通信中群组密钥协商与通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手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