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2669.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国;吴江旭;吴劲;段志奎;王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3/45 | 分类号: | H03F3/4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胡丽琴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转换 电路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系统,其中,所述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系统包括:线性跨导转换电路;其中,所述线性跨导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和电路输出端,所述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输入电压线性的转换为所述输出电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电压信号分别输入到N场效应管的源极和P场效应管栅极,并对N场效应管和P场效应管的跨导参数进行相同的设置,利用N场效应管和P场效应管的阈值电压不同,将N场效应管和P场效应管上的电流相减,得到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呈线性关系,采用的是CMOS工艺,在CMOS工艺中场效应管的电压与电流是平方关系,因此不能直接用于线性跨导,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的跨导转换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系统。
背景技术
可变增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在需要处理模拟信号的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助听器、硬盘和通信领域。VGA的核心电路是电流平方电路,这种电路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是平方关系,但是在VGA中输入和输出的是电压信号,因此需要先将输入电压信号线性的转换为电流信号,然后送入电流平方电路中,最后将输出的电流信号线性的转换为电压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系统,采用的是CMOS工艺,在CMOS工艺中场效应管的电压与电流是平方关系,因此不能直接用于线性跨导,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种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系统,所述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系统包括:线性跨导转换电路;其中,
所述线性跨导转换电路包括电压输入端和电流输出端,所述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用于将输入电压线性的转换为输出电流。
优选地,所述线性跨导转换电路由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第四场效应管、第五场效应管和第六场效应管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漏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栅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源极与输入信号相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衬底与地相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源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衬底与电源电压相连接;
所述第三场效应管源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漏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衬底与电源电压相连接;
所述第四场效应管漏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栅极相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源极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衬底接地;
所述第五场效应管漏极与所述第六场效应管漏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栅极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源极和所述第五场效应管衬底接地;
所述第六场效应管漏极与所述第五场效应管漏极相连接,所述第六场效应管栅极与输入信号相连接,所述第六场效应管源极与电源电压相连接,所述第六场效应管衬底元电源电压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四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五场效应管为N型场效应管。
优选地,所述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三场效应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为P型场效应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用于将输入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优选地,所述电压信号分别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源极和所述第六场效应管栅极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广州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2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交通流量建模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