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22059.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包健;黄云鹏;连加彪;徐丽;邱静霞;徐远国;许晖;袁寿其;李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86;C01G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性能 介孔无 定型 铁酸钴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铁酸钴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将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铁盐、柠檬酸钠加入到蒸馏水中,放入超声仪中超声,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均匀,然后待用,得到铁酸钴前驱体溶液;
步骤2、铁酸钴前驱体的制备:
将步骤1得到的铁酸钴前驱体溶液在持续搅拌下升温到60℃,维持60℃反应1小时,然后继续升温到90℃反应24小时;待溶剂蒸干,且反应物变为干燥固体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洗涤、真空干燥,即得铁酸钴前驱体;
步骤3、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的制备:
将步骤2所得铁酸钴前驱体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煅烧,煅烧完成后,得到介孔无定型铁酸钴;
步骤4、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
将泡沫镍片剪切成1厘米×5厘米的小块,然后将其依次分别置于丙酮溶液、稀盐酸溶液、水溶液中,并超声处理;处理完毕后置于真空烘干,待用;
将步骤3所得介孔无定型铁酸钴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按配比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粘稠的淤浆,再将淤浆涂抹在处理好的泡沫镍片上,最后干燥,得到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钴盐、可溶性铁盐、柠檬酸钠在蒸馏水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0:2~20:5~50,可溶性钴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125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可溶性钴盐为氯化钴、硝酸钴、醋酸钴中的任意一种,可溶性铁盐为氯化铁、硝酸铁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煅烧的温度为200~700℃,保温2~5h;煅烧升温速度为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介孔无定型铁酸钴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的质量比为7: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介孔无定型铁酸钴与乙炔黑、聚四氟乙烯的质量比为8: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性能介孔无定型铁酸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60~150℃,干燥时间为3~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220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