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9650.0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8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虎;王守仁;王高琦;杨学锋;王鑫松;薛传艺;付坤;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林秋兰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衬板 球冠衬板 上支座板 下支座板 滑动连接 桥梁支座 安装孔 球面 作用力传递 转角 桥梁建筑 桥梁梁体 转角限制 缓冲棒 上球面 梁体 抵消 转动 损伤 修复 桥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支座,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滑动连接有中间衬板,中间衬板位于上支座板的下方,所述中间衬板通过球冠衬板与下支座板滑动连接,所述球冠衬板的上部通过第一缓冲棒与中间衬板连接,所述球冠衬板的上部位于中间衬板下部的上球面安装孔内,所述球冠衬板的下部位于下支座板上部的下球面安装孔内。本发明具有更大的转角和转动能力,可抵消桥梁承受的外作用力,能够避免由于支座转角限制造成的直接将作用力传递至桥梁梁体本身、造成梁体不可修复损伤的问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支座,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用球型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在结构设计时需要使用支座作为桥跨结构的支撑部分,用来抵消桥梁承受的外部作用力,例如两侧车道的过往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对桥梁的压力。以球型支座为例,当有车辆通过桥梁时,球型支座通过平面不锈钢板与平面聚四氟乙烯板的滑动来满足桥梁的水平位移要求,通过曲面聚四氟乙烯板与曲面不锈钢板的滑动来满足桥梁的转动,在正常情况下,支座可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但是,当有重载车辆集中在桥梁的一侧行驶时,以车辆在桥梁的右侧行驶为例,此时支座的右侧受到车辆竖直向下的压力,在支座右侧竖向力的作用下,支座的左侧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但是受到平面不锈钢板的阻挡作用,支座的左侧无法向上移动,从而造成的是支座的球冠衬板在竖向上无法移动,只能在下方曲面进行小范围的转动,也就说支座的转角受到限制,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是,在车辆通过的短时间内,支座来不及抵消车辆的作用力,从而使大部分作用力直接传递至桥梁梁体,甚至在一侧车辆压力极大的工况下(例如存在超载车辆时),会出现支座失效、衬板卡死不能转动、无法抵消车辆对桥梁梁体作用力的情况,最终将车辆作用力传递至梁体本身,对桥梁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此外,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现有球型支座的抗震性能难以满足抵抗大地震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支座,具有更大的转角和转动能力,可抵消桥梁承受的外作用力,能够避免由于支座转角限制造成的直接将作用力传递至桥梁梁体本身、造成梁体不可修复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桥梁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滑动连接有中间衬板,中间衬板位于上支座板的下方,所述中间衬板通过球冠衬板与下支座板滑动连接,所述球冠衬板的上部通过第一缓冲棒与中间衬板连接,所述球冠衬板的上部位于中间衬板下部的上球面安装孔内,所述球冠衬板的下部位于下支座板上部的下球面安装孔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下支座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定位环,所述球冠衬板位于下球面安装孔的部分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定位环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凹槽的中心圆所在的水平面与下支座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等于10mm,所述凹槽的宽度是30~50m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定位环位于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定位环的厚度是10~15m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球冠衬板包括上球冠衬板和下球冠衬板,所述上球冠衬板位于上球面安装孔内,下球冠衬板位于下球面安装孔内,所述下球冠衬板通过第二缓冲棒与上球冠衬板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上球冠衬板与下球冠衬板的结合面采用锯齿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锯齿结构的齿高为2mm,所述锯齿结构的齿宽为4mm。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上球面安装孔内设置有上球面聚四氟乙烯板,所述下球面安装孔内设置有下球面聚四氟乙烯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中间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滚道,所述滚道内安装有滚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滚道的深度是2mm,滚道的宽度为2.5~8mm,所述滚球的直径是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9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横向约束的斜拉桥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温潜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