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类型蓄电池组并联的管理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8703.7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2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宋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兆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H02J7/00;H02H7/18;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类型 蓄电池 并联 管理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同类型蓄电池组并联的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监控模块、充电管理单元、放电管理单元、直流配电单元和交流配电单元;所述装置分别与市电输入、至少两组的并联蓄电池以及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连接;市电输入经过所述交流配电单元为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供电;所述充电管理单元通过所述直流配电单元以及开关电路依次轮流为多组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放电管理单元与所述直流配电单元连接,所述放电管理单元通过依次控制所述直流配电单元以及开关电路管理多组所述蓄电池向负载电路的同时放电;所述开关电路被配置为用于负载电路与充电管理单元之间的切换。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容量、不同新旧程度的多组蓄电池组的并联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同类型蓄电池组并联的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基站的建设越来越广泛,蓄电池作为常用后备动力电源,成为通信基站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信基站电源系统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在通信电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的使用状况是每个独立的通信电源系统一般都配置了至少两组蓄电池,以提高蓄电池供电的安全性、防止因一组蓄电池损坏(如:开路)而造成通信中断的事故发生。
在通信电源系统中蓄电池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几乎占到整个通信电源系统的一半。在不提高蓄电池的电压条件下,若要延长蓄电池的持续放电时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蓄电池并联使用。但是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却远低于开关电源、配电柜的使用寿命,特别是用于通信基站的二类电池的平均寿命只有4年左右。研究表明,引起蓄电池寿命缩短的原因除了环境温度、充电电流的大小及时长等因素外,蓄电池的并联使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蓄电池组是由多个单体蓄电池串联构成,每个单体内部都存在细微差异,从而导致各组蓄电池的内阻、电压存在一定差异。只要有一组蓄电池中出现了一只或几只落后电池,另外一组蓄电池就会反过来对其进行不限流地充电,很容易导致整组电池相继损坏。
所以在多组蓄电池并联时,为了尽量减少电池单体之间的差异带来的不均匀性,我们在配置蓄电池组时要求蓄电池类型一致:蓄电池的容量一致、新旧程度一致、生产厂家及型号、生产时间及批号尽量一致。这样苛求是为了防止因蓄电池的个体差异给整个蓄电池组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个体差异过大,蓄电池组之间就不平衡,充放电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蓄电池的损坏。因此,在现有条件下,蓄电池直接并联使用有很多的限制条件,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同一批次的蓄电池组才可以并联使用。
在现实使用中,为了实现并联蓄电池组充放电时的电气隔离,通信基站配备的并联蓄电池组之间的隔离通常只是通过熔断器(或开关)进行机械隔离,一旦将熔丝(或开关)闭合,各组蓄电池之间在电路上是完全互通的并没有真正实现蓄电池组之间的电气隔离;这样各组蓄电池之间为直通关系,电流可以互灌。因此在线状态下蓄电池组之间没有任何电气隔离。如果蓄电池组中的某一只单体电池出现了问题,那也只能等到被发现后通过人工切断连接再来处理,但很可能已经对全组电池造成了危害,为时已晚。在蓄电池组并联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其中一组蓄电池组损坏都必须要更换所有蓄电池组来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同类型、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不同厂家以及不同新旧程度的多组蓄电池无法并联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同类型蓄电池组并联的管理装置及其方法,实现同类型蓄电池组之间不同容量、不同型号、不同厂家以及不同新旧程度的多组蓄电池的有效并联使用,同时实现不同类型蓄电池组之间不同容量、不同新旧程度的多组蓄电池组的并联使用,并且在蓄电池组并联使用过程中不影响各组蓄电池原有的性能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第一技术方案:
一种不同类型蓄电池组并联的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监控模块、充电管理单元、放电管理单元、直流配电单元和交流配电单元;所述装置分别与市电输入、至少两组的并联蓄电池以及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兆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兆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8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